詠史

· 陳普
江神返璧事何新,海若湘君亦伐秦。 一炬東來燒不了,更勞墓上牧羊人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江神返璧:指傳說中秦始皇派遣使者向江神索取寶璧,江神歸還寶璧的故事。
  • 海若湘君:海若,海神;湘君,湘水之神。這裏指海神和湘水之神都參與了伐秦的行動。
  • 伐秦:攻打秦國。
  • 一炬東來:指項羽在鉅鹿之戰中用火攻秦軍,火勢向東蔓延。
  • 燒不了:指火勢雖大,但未能徹底消滅秦國。
  • 墓上牧羊人:指秦始皇陵墓上的牧羊人,象徵秦朝滅亡後,其陵墓荒涼,被人遺忘。

翻譯

江神歸還寶璧的故事多麼新鮮,海神和湘水之神也參與了攻打秦國的行動。 項羽一把火從東邊燒來,火勢雖猛卻未能徹底消滅秦國, 最終還要勞煩秦始皇陵墓上的牧羊人,見證秦朝的衰敗與遺忘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神話傳說的引用,巧妙地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。詩中「江神返璧」與「海若湘君伐秦」兩個典故,既展現了歷史的波瀾壯闊,又暗含了對秦朝暴政的批判。後兩句以項羽的火攻和秦始皇陵墓的荒涼景象,形象地描繪了秦朝的覆滅和歷史的無情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興衰的深刻思考。

陳普

陳普

宋福州寧德人,字尚德,居石堂山,因號石堂,又號懼齋。從韓翼甫遊。宋亡,三辟本省教授,不起。開門授徒,四方及門者歲數百人。受聘主雲莊書院,又留講鰲峯、饒廣,在德興初庵書院尤久。晚居莆中十八年,造就益衆。其學以真知實踐,求無愧於古聖賢而後已。有《周易解》、《尚書補微》、《四書句解鈐鍵》、《字義》等。 ► 766篇诗文

陳普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