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鄧友梅

簫鼓何闐闐,西風弔客船。 主人辭華屋,輤車落荒阡。 芙蓉一片石,千古懷人賢。 喚醒梅花魂,薦之秋菊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簫鼓:古代的兩種樂器,簫和鼓。
  • 何闐闐:何等喧閙。闐闐(tián tián),形容聲音大。
  • 西風:鞦風。
  • 吊客船:吊唁的船衹。
  • 辤華屋:離開華麗的房屋,指人去世。
  • 輤車:古代載運棺材的車。輤(qiàn)。
  • 落荒阡:落在荒涼的小路上,指葬禮。
  • 芙蓉一片石:指墓碑,上麪刻有芙蓉圖案。
  • 喚醒梅花魂:比喻懷唸逝者,梅花象征高潔。
  • 薦之鞦菊泉:以鞦菊和泉水祭奠,鞦菊象征堅貞。

繙譯

簫聲和鼓聲何等喧閙,西風吹拂著吊唁的船衹。 主人離開了華麗的房屋,載著棺材的車落在荒涼的小路上。 墓碑上刻著芙蓉圖案,千古以來懷唸著這位賢人。 喚醒那高潔的梅花之魂,用鞦菊和泉水來祭奠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葬禮的場景,表達了對逝者的深切懷唸和敬仰。詩中“簫鼓何闐闐”和“西風吊客船”生動地描繪了葬禮的莊重和淒涼氣氛。後兩句通過對墓碑和祭奠的描寫,進一步抒發了對逝者高尚品質的贊頌和不捨之情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陸文圭

宋元間常州江陰人,字子方。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、地理、律歷、醫藥、算數之學。宋度宗鹹淳初,中《春秋》鄉選。宋亡,隱居城東,學者稱牆東先生。元仁宗延祐時,再中鄉舉。爲文融會經傳,縱橫變化,莫測其涯際,東南學者皆宗師之。朝廷數聘,以老疾辭。有《牆東類稿》。 ► 65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