憑軾望雲

誰噏山河氣,扶搖上碧蒼。 噓空回漢彩,彌極繪天章。 縈鬱舟車影,蒸騰城郭行。 奇觀驚海市,遠眺雜江光。 迎日生朝色,迴風變晚妝。 疑經帝子織,初制月仙裳。 玉殿霞煙繞,瑤宮霧幄張。 陸離舒復卷,夭矯止還翔。 已識從龍志,先成駕鵲樑。 聲施如可附,富貴亦當忘。 極目懷千慮,矢詩愧七襄。 凌虛從此去,垂翼入溟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xī):吸入。
  • 扶搖:形容事物急速上升。
  • 彌極:更加極致。
  • 縈鬱:環繞,鬱結。
  • 蒸騰:上升,升騰。
  • 海市:海市蜃樓,指虛幻的景象。
  • 帝子:指天帝之子。
  • 月仙:月宮中的仙女。
  • 陸離:色彩斑斕,變化多端。
  • 夭矯:形容姿態矯健有力。
  • 駕鵲梁: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橋樑。
  • 聲施:名聲傳播。
  • 七襄:指七位賢人,這裏泛指賢人。
  • 溟鄉:指遙遠的仙境。

翻譯

誰在吸入山河之氣,使其扶搖直上碧空蒼穹。 在空中呼出,迴旋着天河的彩光,更加極致地描繪着天上的文章。 環繞着舟車的影子,蒸騰着城郭的行蹤。 奇異的景象驚現海市蜃樓,遠眺間雜着江光。 迎着日出顯現朝霞的色彩,迴風中變幻着晚霞的裝扮。 疑似經過天帝之子的織造,初製成月宮仙女的衣裳。 玉殿被霞光環繞,瑤宮被霧帳張開。 色彩斑斕,舒捲變化,姿態矯健,止步又飛翔。 已認識到隨龍飛翔的志向,先完成了駕馭鵲橋的橋樑。 名聲如果可以附着,富貴也應當忘卻。 極目遠望,懷揣千般憂慮,以詩表達,愧對七位賢人。 從此凌空而去,垂翼飛入遙遠的仙境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壯麗的雲景,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語言,展現了雲的變幻莫測和美麗壯觀。詩中運用了許多神話傳說和自然景象的比喻,如「帝子織」、「月仙裳」、「駕鵲梁」等,增強了詩歌的神祕感和藝術魅力。同時,詩人通過對雲的描繪,表達了自己對高遠志向和超脫世俗的嚮往,體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遠大的抱負。整首詩意境開闊,語言優美,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。

郭之奇

明廣東揭陽人,字仲常。崇禎元年進士。累遷至詹事府詹事。後隱居南交山中,結茅屋數椽,著述其中。有《稽古篇》一百卷。 ► 190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