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城何凝生以遂垞具體索題

梁園千古勝,徒以靡華傳。 誰復知空有,惟君搆自然。 五雲攜手後,一畝結緣先。 至境非資外,幽棲欲近玄。 披圖清幻息,覽紀結真詮。 我欲羅浮上,神遊此洞天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南城何凝生:人名,具體身份不詳。
  • 遂垞:地名,具體位置不詳。
  • 梁園:指梁孝王劉武的園林,這裏泛指豪華的園林。
  • 靡華:奢侈華麗。
  • :構建,建造。
  • 五雲:五彩雲,常用來象徵祥瑞。
  • 一畝:這裏指小規模的園林或居所。
  • 至境:最高的境界。
  • 幽棲:隱居。
  • :深奧,玄妙。
  • 披圖:展開圖畫。
  • 清幻息:清除虛幻,達到寧靜。
  • 結真詮:結集真理的解釋。
  • 羅浮:山名,位於廣東省,是道教名山之一。
  • 洞天: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名山勝地。

翻譯

南城的何凝生在遂垞這個地方,請求我爲他題字。 梁園雖然以其豪華聞名於世,但終究只是浮華的傳說。 有誰真正理解了其中的空無,只有你構建了這一切的自然之美。 五彩雲與你攜手之後,你在一畝之地結下了緣分。 最高的境界並不依賴外界,而是接近隱居生活的深奧。 展開這幅圖畫,清除虛幻,達到寧靜,閱讀記錄結集了真理的解釋。 我想要前往羅浮山,神遊於這個道教的洞天福地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對梁園的奢華與何凝生所構建的自然之美的對比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、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深奧哲理的追求。詩中「至境非資外,幽棲欲近玄」一句,深刻揭示了詩人認爲真正的境界不依賴外在的奢華,而是接近內心的深奧和寧靜。最後,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神遊道教名山羅浮山的願望,體現了他對道教洞天福地的嚮往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。

郭之奇

明廣東揭陽人,字仲常。崇禎元年進士。累遷至詹事府詹事。後隱居南交山中,結茅屋數椽,著述其中。有《稽古篇》一百卷。 ► 190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