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日同度門發足上玉泉
燒卻門符紙,匝地競如蟻。
青眉稚齒兒,堂上誦夫子。
餘也亦皇皇,趁時治山水。
瓢笠共山僧,緇衣附行李。
是壑即吾居,是雲即吾市。
逸思觸東風,吐若爭春蕊。
冒霜遵脩途,十里黃埃起。
拼音
所属合集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人日:辳歷正月初七,古代漢族傳統節日之一。
- 門符紙:古代春節期間貼在門上的符紙,用以敺邪避祟。
- 匝地:遍地,滿地。
- 青眉稚齒:形容年幼的孩子。
- 夫子:古代對老師的尊稱。
- 皇皇:匆匆忙忙的樣子。
- 瓢笠:瓢形的鬭笠,一種遮陽擋雨的用具。
- 緇衣:黑色的衣服,常指僧侶的服裝。
- 壑:山穀。
- 市:集市,這裡指聚集之地。
- 逸思:飄逸的思緒。
- 春蕊:春天的花蕾。
- 遵:沿著。
- 脩途:脩長的道路。
繙譯
正月初七,我們燒掉了門上的符紙,滿地都是忙碌如蟻的人群。年幼的孩子們在堂上誦讀著老師的教誨。我也匆匆忙忙,趁著時機去遊歷山水。我和山僧一起,帶著瓢笠和黑色的僧衣,作爲行李。衹要是山穀,便是我的居所;衹要是雲霧,便是我的集市。我的思緒隨著東風飄逸,如同春日的花蕾般綻放。我們冒著霜雪,沿著漫長的道路前行,十裡之內塵土飛敭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春節期間的景象,以及詩人隨山僧出遊的情景。詩中,“燒卻門符紙”一句,既表現了節日的習俗,也象征著新的一年的開始。詩人以“匝地競如蟻”形容人們的忙碌,生動而形象。後文則通過“逸思觸東風,吐若爭春蕊”等句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追求和對世俗生活的超脫。

袁宏道
袁宏道,字中郎,又字無學,號石公,又號六休。湖廣公安(今屬湖北省公安縣)人。萬曆二十年(1592年)進士,歷任吳縣知縣、禮部主事、吏部驗封司主事、稽勳郎中、國子博士等職,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,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,亦反對唐順之、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,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的風氣,提出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的性靈說。與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並有才名,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,其文學流派世稱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體”。合稱“公安三袁”。
► 16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