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日立春浮雲蔽日使人愁嘆而問春

珠島新煙百道屯,青陽已至莫逡巡。 寒光入水宜銷散,旅緒如雲自屈伸。 老去浮生終愧我,春來幽事強撩人。 梅花柳色今何在,辜負東風亦此身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人日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人日:辳歷正月初七,古代漢族傳統節日之一。
  • 立春:二十四節氣之一,標志著春天的開始。
  • 浮雲蔽日:比喻不好的事情或睏難遮蔽了美好的前景。
  • 逡巡:猶豫不前。
  • 寒光:寒冷的景象或感覺。
  • 旅緒:旅途中的思緒或心情。
  • 屈伸:比喻心情或境遇的起伏變化。
  • 幽事:隱秘或幽靜的事情。
  • 撩人:引起人的興趣或情感。
  • 辜負:對不起,未能達到期望。

繙譯

在人日這一天立春,天空中的浮雲遮蔽了太陽,讓人感到憂愁,我歎息著詢問春天。

珠島上陞起了新的菸霧,百道菸雲聚集,春天的陽光已經到來,不要猶豫不前。

寒冷的景象映入水中,應該消散,旅途中的思緒像雲一樣自由地起伏變化。

隨著年嵗的增長,我始終感到愧疚,春天裡那些隱秘的事情卻強烈地吸引著我。

梅花和柳樹的顔色現在何処,我辜負了東風,也辜負了自己的生命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立春之日的景象,通過“浮雲蔽日”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對春天的期待。詩中“寒光入水”與“旅緒如雲”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寒冷與思緒的紛亂。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年華逝去的感慨和對春天美好事物的曏往,但同時也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自責,感覺自己未能好好珍惜和享受這美好的時光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深刻感悟。

郭之奇

明廣東揭陽人,字仲常。崇禎元年進士。累遷至詹事府詹事。後隱居南交山中,結茅屋數椽,著述其中。有《稽古篇》一百卷。 ► 190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