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黃平倩編修

窗前獨種庵婆羅,石火風燈不浪過。 箱帙夜翻塵牘少,客衣春曬衲頭多。 毫端漭漭書巴水,枕上巉巉夢小峨。 詩有餘師禪有友,前希李白後東坡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菴婆羅:ān pó luó,一種植物,這裡指在窗前種植的菴婆羅樹。
  • 石火風燈:比喻時間短暫,轉瞬即逝。
  • 箱帙:xiāng zhì,指書籍或文件的裝訂。
  • 塵牘:chén dú,指積滿灰塵的文書或書籍。
  • 衲頭:nà tóu,指僧人的衣服,這裡可能指曬的衣物。
  • 毫耑:háo duān,指筆尖。
  • 漭漭:mǎng mǎng,形容水勢浩大。
  • 巴水:指巴蜀地區的水系。
  • 巉巉:chán chán,形容山勢險峻。
  • 小峨:指小峨眉山,四川的一座山。
  • 詩有馀師禪有友:指在詩歌創作上有所師承,在禪脩上有所交流。

繙譯

在窗前獨自種植了菴婆羅樹,時間如石火風燈般短暫,不願虛度。 夜晚繙閲書籍,塵封的文書不多,春天曬著客人的衣服,僧衣卻很多。 筆尖下書寫著巴蜀的浩蕩水流,枕上夢見險峻的小峨眉山。 在詩歌創作上有所師承,在禪脩上有所交流,前有李白,後有東坡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窗前種植菴婆羅樹的靜謐生活,以及他對時間的珍惜和對知識的追求。詩中“石火風燈”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短暫,而“箱帙夜繙塵牘少”則顯示了作者對知識的渴望。後兩句通過對巴水和峨眉山的描繪,展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對自然的熱愛。最後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在詩歌和禪脩上的追求,以及對前輩詩人的敬仰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禪脩境界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

袁宏道,字中郎,又字無學,號石公,又號六休。湖廣公安(今屬湖北省公安縣)人。萬曆二十年(1592年)進士,歷任吳縣知縣、禮部主事、吏部驗封司主事、稽勳郎中、國子博士等職,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,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,亦反對唐順之、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,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的風氣,提出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的性靈說。與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並有才名,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,其文學流派世稱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體”。合稱“公安三袁”。 ► 16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