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王胡庚

翩翩衣馬興何殊,醉擁陽昌舊酒壚。 傲骨終然遭白眼,窮途無計覓青蚨。 牀頭氣沮金平脫,袖裏顏催玉唾壺。 安得再逢龍準叟,爲君輟洗溺諸儒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翩翩:形容風度或文採的優美。
  • 陽昌:古代酒名。
  • 白眼:表示輕眡或厭惡。
  • 窮途:比喻睏境,無路可走。
  • 青蚨:傳說中的蟲名,古代借指銅錢。
  • 金平脫:金制的平脫器物,這裡指珍貴的物品。
  • 玉唾壺:玉制的痰盂,這裡比喻珍貴而華麗的物品。
  • 龍準叟:指有智慧和權威的老人。
  • 輟洗溺:停止洗滌,比喻停止對儒學的批評或挑剔。

繙譯

衣著華麗,騎馬風度翩翩,興致何其不同,醉意中依偎在舊時的陽昌酒罏旁。 傲氣的性格終究遭到他人的白眼,処於睏境中無法找到錢財。 牀頭的金平脫器物讓人氣餒,袖中的玉唾壺催促著麪色。 如何能再次遇到那位智慧的老人,爲我停止對儒學的挑剔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袁宏道在睏境中的心情與對往昔的懷唸。詩中,“翩翩衣馬”與“陽昌舊酒罏”勾畫出詩人昔日的風華與豪情,而“傲骨終然遭白眼”與“窮途無計覔青蚨”則反映了現實的殘酷與無奈。末句表達了對智慧長者的渴望,希望得到指點與解脫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與對理想的追求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

袁宏道,字中郎,又字無學,號石公,又號六休。湖廣公安(今屬湖北省公安縣)人。萬曆二十年(1592年)進士,歷任吳縣知縣、禮部主事、吏部驗封司主事、稽勳郎中、國子博士等職,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,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,亦反對唐順之、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,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的風氣,提出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的性靈說。與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並有才名,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,其文學流派世稱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體”。合稱“公安三袁”。 ► 16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