擬勤王
戎衣試長短,戰馬問瘦肥。
朝馳羽檄至,暮拂劍光飛。
恭承明主詔,行伍有光輝。
親隨十千衆,性命總相依。
懷恩俱不淺,報國敢從違。
揮戈從此去,所向必重圍。
矢心堅士氣,先發銳兵機。
一鼓清郊野,百戰絕奴歸。
羣酋紛狼藉,抱鞍泣落暉。
立使胡氣盡,大展廟堂威。
功成與諸將,終令識名希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擬勤王:模仿古代勤王之詩,表達忠誠報國之情。
- 戎衣:軍裝。
- 羽檄:古代用於徵召或聲討的文書,上插鳥羽表示緊急。
- 明主:賢明的君主。
- 行伍:軍隊。
- 十千衆:形容軍隊人數衆多。
- 矢心:矢志,堅定的意志。
- 重圍:重重包圍。
- 羣酋:指敵方的首領。
- 廟堂:朝廷。
翻譯
我試着調整軍裝的長短,檢查戰馬的肥瘦。 早晨帶着緊急文書出發,晚上揮舞着劍光飛馳。 我恭敬地接受賢明君主的詔令,軍隊因此顯得光彩奪目。 我親自帶領着成千上萬的士兵,他們的性命與我緊密相連。 我們都懷着深厚的感恩之情,敢於違抗報國的意志。 揮舞着戈矛從此出發,所到之處必定突破重重包圍。 我們矢志堅定,士氣高昂,先發制人,機智用兵。 一鼓作氣,清除郊野的敵人,百戰之後,斷絕敵人的歸路。 敵方的首領們狼狽不堪,在馬鞍上哭泣,面對落日的餘暉。 我們立即使得胡人的氣焰消盡,大大展示了朝廷的威嚴。 功成之後,與諸位將領一起,最終讓人知曉我們的名字。
賞析
這首作品模仿了古代勤王詩的風格,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戰爭的決心。詩中通過「戎衣試長短,戰馬問瘦肥」等細節描寫,展現了詩人對戰備的嚴謹態度。後文則通過「揮戈從此去,所向必重圍」等豪邁的語句,傳達了詩人不畏艱險、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開闊,充滿了報國的熱情和勝利的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