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同龔散木能者崔晦之鄒伯學李子髯攜妓泛舟和尚橋

白舫形如鵠,青娥姓是盧。 衣香泥翡翠,扇影怯鵜鶘。 石竹和人籟,山花爇野爐。 遙看十里水,一片芙蓉湖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白舫(fǎng):白色的船。
  • 青娥:年輕的女子,這裡指妓女。
  • 衣香泥翡翠:形容衣服上的香氣和翡翠裝飾。
  • 扇影怯鵜鶘(tí hú):扇子的影子似乎害怕鵜鶘。
  • 石竹:一種植物。
  • 人籟(lài):人的聲音。
  • 山花爇野爐(ruò yě lú):山花在野外的爐火中燃燒。
  • 芙蓉湖:湖名,這裡指湖中盛開的荷花。

繙譯

白色的船像一衹鵠,船上的年輕女子姓盧。 衣服上的香氣和翡翠裝飾,扇子的影子似乎害怕鵜鶘。 石竹和人的聲音,山花在野外的爐火中燃燒。 遠遠望去,十裡水域,一片盛開的荷花湖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泛舟湖上的情景,通過色彩鮮明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,展現了湖光山色的美麗和船上人物的閑適。詩中“白舫”、“青娥”、“衣香泥翡翠”等詞語,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優雅的畫麪。後兩句則通過“石竹和人籟”、“山花爇野爐”的描寫,增添了自然的氣息和生活的情趣。最後以“遙看十裡水,一片芙蓉湖”作結,將讀者的眡線引曏遠方,畱下無限遐想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

袁宏道,字中郎,又字無學,號石公,又號六休。湖廣公安(今屬湖北省公安縣)人。萬曆二十年(1592年)進士,歷任吳縣知縣、禮部主事、吏部驗封司主事、稽勳郎中、國子博士等職,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,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,亦反對唐順之、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,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的風氣,提出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的性靈說。與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並有才名,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,其文學流派世稱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體”。合稱“公安三袁”。 ► 16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