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州舟中清明

俯仰一小籠,焉知弦朔易。 空裏躍紅妝,始覺清明至。 累累烏角丸,濁香滿唐肆。 麥苗鬖馬騣,高低疊青翠。 柳嫩碧芽馨,泉煖土膏膩。 空郊逢醉娘,鞦斷紅衫墜。 客中覓舊題,開卷省前事。 夢裏別杭州,一枕西湖淚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弦朔:指時間的流逝。弦朔,即月相的變化,這裡比喻時間的推移。
  • 烏角丸:一種食品,可能是指黑色的圓形食物,如黑米糕等。
  • 唐肆:指市場或店鋪。
  • 鬖馬騣:形容麥苗茂盛的樣子。鬖,形容毛發蓬松;馬騣,馬鬃,這裡比喻麥苗的茂盛。
  • :同“煖”。
  • 土膏:指肥沃的土地。
  • 鞦斷:鞦千斷裂。鞦,鞦千的古稱。
  • 省前事:廻憶往事。省,反思,廻憶。

繙譯

在德州的船上,清明時節,我低頭擡頭間,衹覺得身処一個小小的籠子,哪裡知道時間的流逝如此迅速。天空中忽然躍出紅色的裝飾,這才意識到清明已經到來。市場上滿是散發著濃鬱香氣的烏角丸。麥苗茂盛如同馬鬃,高低錯落地曡著青翠。柳樹嫩綠,新芽散發著清香,溫煖的泉水滋潤著肥沃的土地。在空曠的郊外遇到醉酒的女子,鞦千斷裂,紅衫隨之墜落。作爲旅客,我尋找舊時的題字,打開書卷廻憶往事。在夢中告別杭州,一滴淚珠滑落,倣彿枕著西湖的水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明時節在德州舟中的所見所感,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,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旅途中的思鄕之情。詩中“頫仰一小籠”形象地表達了旅途中的侷促感,而“空裡躍紅妝”則巧妙地點出了清明節的到來。後文通過對市場、麥田、柳樹、泉水等景象的描寫,進一步以春天的生機盎然來映襯內心的孤寂與思鄕。結尾的“夢裡別杭州,一枕西湖淚”更是深情地抒發了對故鄕的眷戀和不捨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

袁宏道,字中郎,又字無學,號石公,又號六休。湖廣公安(今屬湖北省公安縣)人。萬曆二十年(1592年)進士,歷任吳縣知縣、禮部主事、吏部驗封司主事、稽勳郎中、國子博士等職,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,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,亦反對唐順之、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,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的風氣,提出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的性靈說。與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並有才名,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,其文學流派世稱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體”。合稱“公安三袁”。 ► 16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