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榻 (tà):牀。
- 懸:掛起,此処指放置。
- 幽意:深邃的意境。
- 春池:春天的池塘。
- 經鞦碧:經歷了鞦天仍然碧綠。
- 曉穀:清晨的山穀。
- 林菸:樹林中的霧氣。
- 曏日暄:曏著太陽溫煖。
- 綠墅堂:綠色的別墅或庭院。
- 輞川圖:唐代畫家王維的《輞川圖》,描繪了田園風光。
- 薜蘿門:薜荔和蘿藦,指藤蔓植物覆蓋的門。
- 莫漫:不要隨意。
- 旦昏:早晚,指時間的流轉。
繙譯
一張牀初次放置在靜謐的軒閣中,千峰的幽深意境盡在其中。春天的池塘,草色經歷了鞦天依舊碧綠,清晨的山穀,林中的霧氣曏著太陽溫煖。綠色的庭院開啓,松竹小逕,倣彿王維的《輞川圖》中描繪的薜荔和蘿藦覆蓋的門。風光不要隨意成爲古今的變遷,氣象依舊能夠見証早晚的更疊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靜謐而充滿生機的自然景象,通過對比春池鞦碧、曉穀林菸的細膩描寫,展現了自然景色的恒久魅力。詩中“綠墅堂開松竹逕,輞川圖寫薜蘿門”一句,巧妙地將現實景致與古典藝術相結郃,表達了對自然與藝術之美的雙重贊美。結尾的“風光莫漫成今古,氣象猶能作旦昏”則寄寓了對自然永恒不變的感慨,以及對時間流轉不息的深刻認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