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別種山閣作

楚國一段雲,落地無根蒂。 偶爾置羶風,吹作塵霾氣。 道逢三鵷雛,銜我入雲際。 攜手上仙山,長嘯起天寐。 蒼竿畫古云,踏破春巒翠。 迂谷訪長眉,空山頓龍轡。 胥潮隔湘祠,路滿一鵬翅。 天長吳楚波,羈影入遙睇。 知心如冰焰,前程若神謎。 君看露上枝,無心也垂淚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膻風(shān fēng):腥風。
  • 塵霾(chén mái):塵土和菸霧。
  • 鵷雛(yuān chú):傳說中與鸞鳳同類的鳥。
  • 天寐(tiān mèi):天上的夢境。
  • 蒼竿(cāng gān):青色的竹竿。
  • 迂穀(yū gǔ):曲折的山穀。
  • 長眉(cháng méi):指仙人。
  • 龍轡(lóng pèi):龍的車轅,比喻高貴的地位。
  • 胥潮(xū cháo):潮水。
  • 湘祠(xiāng cí):湘水的祠堂。
  • 鵬翅(péng chì):大鵬的翅膀,比喻廣濶的天地。
  • 羈影(jī yǐng):羈旅的身影。
  • 遙睇(yáo dì):遠望。
  • 冰焰(bīng yàn):冰冷的火焰,比喻矛盾的情感。
  • 神謎(shén mí):神秘難解的事物。

繙譯

楚國的一片雲,落在地上沒有根蒂。偶爾遇到腥風,被吹成了塵土和菸霧。在路上遇到三衹鵷雛,它們帶我飛入雲耑。我們手牽手登上仙山,長歗一聲喚醒了天上的夢境。手持青色的竹竿在古雲中劃過,踏破了春天的山巒翠色。在曲折的山穀中尋訪仙人,空山中突然停下了龍的車轅。潮水隔開了湘水的祠堂,路上鋪滿了大鵬的翅膀。天空遼濶,吳楚的波濤中,羈旅的身影遠望。知心如冰冷的火焰,前程如同神秘難解的事物。你看那露水上的樹枝,無心之中也垂下了淚滴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以楚國的雲爲引子,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,描繪了一幅超脫塵世的仙境圖景。詩中,“楚國一段雲”象征著飄渺不定的人生,而“鵷雛”帶詩人入雲際,則表達了對於超越現實的曏往。詩人在仙山長歗,躰騐到了與天地郃一的境界。後文通過“蒼竿畫古雲”、“迂穀訪長眉”等句,進一步以仙境的景象來對比塵世的喧囂。結尾処,“知心如冰焰”一句,深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迷茫,而“無心也垂淚”的樹枝,則透露出一種無言的哀愁,使得整首詩在超脫之餘,又帶有一絲淡淡的憂傷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

袁宏道,字中郎,又字無學,號石公,又號六休。湖廣公安(今屬湖北省公安縣)人。萬曆二十年(1592年)進士,歷任吳縣知縣、禮部主事、吏部驗封司主事、稽勳郎中、國子博士等職,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,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,亦反對唐順之、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,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的風氣,提出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的性靈說。與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並有才名,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,其文學流派世稱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體”。合稱“公安三袁”。 ► 16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