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滁山二十詠閏正前望馮鄴仙大正邀遊醉翁亭

蟠龍見首百峯收,神物依人出曠搜。 日落春風鱗甲動,雲歸夜壑爪牙浮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蟠龍:盤曲的龍。
  • 見首:看到龍的頭。
  • 百峯:許多山峯。
  • 神物:神奇的事物,這裏指龍。
  • 曠搜:廣闊的搜尋。
  • 鱗甲:龍身上的鱗片和甲殼。
  • 夜壑:夜晚的山谷。
  • 爪牙:龍的爪子和牙齒。

翻譯

看到盤曲的龍露出頭,衆多山峯盡收眼底,神奇的龍依附着人出現在廣闊的搜尋中。夕陽下,春風吹動,龍的鱗甲似乎在動;雲彩歸去,夜晚的山谷中,龍的爪牙彷彿浮現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神奇的景象,通過「蟠龍見首」和「神物依人」等意象,展現了龍的神祕與壯觀。詩中「日落春風鱗甲動,雲歸夜壑爪牙浮」運用了對仗和擬人的修辭手法,生動地描繪了龍在不同時間和環境下的動態,增強了詩歌的視覺效果和想象力。整體上,詩歌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神奇自然現象的敬畏和讚美。

郭之奇

明廣東揭陽人,字仲常。崇禎元年進士。累遷至詹事府詹事。後隱居南交山中,結茅屋數椽,著述其中。有《稽古篇》一百卷。 ► 190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