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五望日興德寺紀遊得興字

曲侶爲前導,僧雛接後乘。 城中十里水,世外一行朋。 似眼初除翳,如禽忽去矰。 摩苔因看碣,敲盞爲呼冰。 鬆老前朝在,編遺手記曾。 倦來披數快,興去躍孤藤。 鄰竹幽堪借,古槐醉可登。 溪光時載郭,杯影忽沉僧。 雲片輕綃斂,天容定水澄。 稚兒行趁蝶,髯客坐驅蠅。 蒙密蒼枝覆,晶瑩皓魄升。 甕開新易水,瓶煮舊宜興。 梵集諸方磬,波然萬室燈。 月尤增瀲灩,風小露威棱。 乍入宮荷氣,斜分霧樹層。 涼衫輕魯縞,時品薦吳菱。 互立談門戶,旋刊酒準繩。 杜康將佛事,莊叟作魔懲。 近水終憐鶩,飛槍且笑鵬。 思光空任誕,求郡復求丞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曲侶:指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  • 僧雛:年輕的僧人。
  • (yì):眼翳,指眼中的障礙物。
  • (zēng):古代用來捕捉鳥的網。
  • :石碑。
  • :這裏指冰塊,用於冷卻飲品。
  • 編遺:編纂遺留下來的資料。
  • 孤藤:孤獨的藤蔓。
  • 髯客:長鬚的客人。
  • 蒙密:茂密。
  • 晶瑩(yíng):明亮透徹。
  • 皓魄:明亮的月光。
  • 易水:地名,這裏指易水釀的酒。
  • 宜興:地名,這裏指宜興產的陶器。
  • 梵集:佛教集會。
  • 瀲灩(liàn yàn):水波盪漾的樣子。
  • 威棱:威嚴的氣勢。
  • 魯縞:古代魯國出產的細白布。
  • 吳菱:吳地產的菱角。
  • 杜康: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,這裏代指酒。
  • 莊叟:指莊子,這裏用作比喻。
  • 思光:思考的光芒,這裏指思考。
  • 任誕:放縱不羈。

翻譯

志同道合的朋友作爲前導,年輕的僧人接待後繼的乘者。城中有十里水路,世間外有一羣朋友同行。彷彿眼中的障礙剛被除去,如同鳥兒忽然逃離了捕捉的網。撫摸苔蘚爲了觀看石碑,敲打酒杯爲了呼喚冰塊。古老的松樹見證了前朝,編纂遺留下來的手記曾經。疲倦時披閱數篇快意的文字,興致來時躍上孤獨的藤蔓。鄰近的竹林幽靜可借,古老的槐樹醉意可登。溪水的光芒時常映照着城郭,杯中的影子忽然沉沒於僧人。雲片輕輕收攏如輕紗,天空的容顏定格在水面澄澈。幼小的孩童行走時追逐蝴蝶,長鬚的客人坐着驅趕蒼蠅。茂密的蒼枝覆蓋,明亮的月光升起。新開的易水酒,舊宜興的陶瓶煮酒。佛教集會中各種磬聲,波光中萬家的燈光。月光尤其增添了水波的盪漾,風小露出了威嚴的氣勢。剛進入宮殿的荷花香氣,斜分着霧中的樹層。輕薄的魯縞涼衫,時新的吳菱供品。相互站立談論門戶,旋轉刻畫酒的準則。杜康的酒事與佛教活動,莊子的比喻作爲魔障的懲戒。近水最終憐憫鶩鳥,飛槍卻嘲笑鵬鳥。思考的光芒空自放縱,求郡又求丞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夏日與友人遊歷興德寺的情景,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交融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,如「城中十里水」、「世外一行朋」等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視。同時,詩中也不乏對生活細節的描寫,如「摩苔因看碣」、「敲盞爲呼冰」,展現了詩人的生活情趣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敬畏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

袁宏道,字中郎,又字無學,號石公,又號六休。湖廣公安(今屬湖北省公安縣)人。萬曆二十年(1592年)進士,歷任吳縣知縣、禮部主事、吏部驗封司主事、稽勳郎中、國子博士等職,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,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,亦反對唐順之、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,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的風氣,提出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的性靈說。與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並有才名,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,其文學流派世稱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體”。合稱“公安三袁”。 ► 16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