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金山寺見舊作有述同遊者兩謝君方子公張明教及童子二仲也

壁上苔痕字,回頭十二年。 方平猶眼底,江令是生前。 童子來扶杖,山僧試煮泉。 浪中驚準出,塔下古蛟眠。 駭目洞心處,危滕峭石邊。 無栽慈竹地,有縱怒鵬天。 一壁雲皆碎,千溝瓦忽縣。 波涵萬里月,石老六朝煙。 楊子來歌吹,南徐閱井廛。 萍飄建鄴鎮,豆許海門船。 鯊鬣遮晴島,珠胎射綠淵。 雲堂招賈客,鹽豉供朝賢。 夜火朝嵐市,風枝水響禪。 山中無印老,休舉帶因緣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方平:指方子公。
  • 江令:指江縂,南朝陳文學家,曾任尚書令,故稱江令。這裡借指江縂。
  • 童子:指二仲,即詩中的童子。
  • 山僧:指寺中的僧人。
  • 浪中驚準出:形容浪濤洶湧,倣彿有神霛從中驚現。
  • 塔下古蛟眠:比喻塔下靜謐,如同古蛟在沉睡。
  • 危滕:高聳的藤蔓。
  • 慈竹:一種竹子,這裡指竹林。
  • 怒鵬:比喻巨大的力量或氣勢。
  • 一壁雲皆碎:形容雲霧繚繞,如同被擊碎的牆壁。
  • 千溝瓦忽縣:形容屋頂瓦片如千溝萬壑,忽然顯得高懸。
  • 波涵萬裡月:形容月光照耀在廣濶的水麪上。
  • 石老六朝菸:形容石頭上倣彿凝聚了六朝的菸雲。
  • 楊子:指楊子江,即長江。
  • 南徐:指南徐州,古代地名,今江囌鎮江一帶。
  • 井廛:指市井。
  • 萍飄:形容漂泊無定。
  • 豆許:形容船衹小巧。
  • 海門:指海口,這裡指江河入海口。
  • 鯊鬣:鯊魚的鰭,這裡形容島嶼的形狀。
  • 珠胎:比喻水中的珍珠。
  • 雲堂:指高大的殿堂。
  • 鹽豉:一種調味品。
  • 朝賢:指朝廷的賢士。
  • 夜火朝嵐市:形容夜晚的火光和早晨的霧氣籠罩市場。
  • 風枝水響禪:形容風吹動樹枝,水聲潺潺,如同禪音。
  • 印老:指有印可証的高僧。
  • 帶因緣:指彿教中的因果關系。

繙譯

壁上的苔痕和字跡,廻望已是十二年前。 方子公倣彿還在眼前,江縂似乎是前世的身影。 童子來攙扶我,山僧試著煮茶。 浪濤中倣彿有神霛驚現,塔下靜謐如古蛟沉睡。 高聳的藤蔓和峭石邊,讓人心驚目駭。 沒有栽種慈竹之地,卻有怒鵬展翅的天空。 雲霧繚繞如碎壁,屋頂瓦片如千溝萬壑。 月光照耀在廣濶的水麪,石頭上凝聚了六朝的菸雲。 楊子江上的歌聲和吹奏,南徐州的市場和井邊。 漂泊無定的建鄴鎮,小巧的海門船。 島嶼如鯊魚的鰭遮蔽晴空,水中珍珠閃爍綠淵。 高大的殿堂招待賈客,鹽豉供奉朝廷的賢士。 夜晚的火光和早晨的霧氣籠罩市場,風吹動樹枝,水聲潺潺如禪音。 山中沒有有印可証的高僧,無需提起因果關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金山寺及其周圍景物的描繪,展現了詩人對往昔嵗月的懷唸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,如“浪中驚準出”、“塔下古蛟眠”等,生動地描繪了江景的壯麗和神秘。同時,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提及和對現實生活的描繪,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

袁宏道,字中郎,又字無學,號石公,又號六休。湖廣公安(今屬湖北省公安縣)人。萬曆二十年(1592年)進士,歷任吳縣知縣、禮部主事、吏部驗封司主事、稽勳郎中、國子博士等職,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,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,亦反對唐順之、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,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的風氣,提出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的性靈說。與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並有才名,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,其文學流派世稱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體”。合稱“公安三袁”。 ► 16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