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次前韻

怪石含斑蘚,幽雲抱古潭。 茶勳憑水策,詩理入禪參。 白帢紛春社,紅衫過筱驂。 紈書沈篋笥,紙筆付兒男。 鼷鼠全河飲,蝸牛一殼庵。 有冠徒似範,自繭可悲蠶。 瘦削山容獨,酣沉柳夢三。 近煙紅淡泊,著雨綠䰐鬖。 香膩煎雲母,溪光瀉蔚藍。 僧來伸紙看,一幅古魚籃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白帢(qià):白色的帽子。
  • 筱驂(xiǎo cān):小馬。
  • 紈書:用細絹制成的書。
  • 篋笥(qiè sì):箱子和竹器,泛指存放物品的器具。
  • 鼷鼠(xī shǔ):一種小型的鼠類。
  • 蝸牛一殼菴:比喻生活簡陋。
  • 有冠徒似範:有帽子卻像沒有一樣,比喻虛有其表。
  • 自繭可悲蠶:比喻自我封閉,無法自拔。
  • 䰐鬖(lán sān):形容毛發蓬松散亂的樣子。
  • 雲母:一種鑛物,常用於比喻光亮或透明的東西。

繙譯

怪石上斑駁的苔蘚,幽深的雲霧環繞著古老的潭水。 茶的功傚憑借水的滋養,詩的道理深入禪宗的蓡悟。 春社中,人們戴著白色的帽子,穿著紅衣騎著小馬。 細絹制成的書藏在箱子裡,紙筆交給兒孫使用。 小鼠能飲盡整條河的水,蝸牛生活在狹小的殼中。 戴著帽子卻像沒有一樣,自我封閉如同可憐的蠶。 山巒顯得瘦削而孤獨,柳樹沉睡在酣暢的夢中。 近処的菸霧顯得淡雅,雨後的綠葉蓬松散亂。 香氣濃鬱如同煎制的雲母,谿水反射出蔚藍的光芒。 僧人來時展開紙張觀看,一幅畫著古老魚籃的圖畫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靜謐而深邃的自然景象,通過怪石、幽雲、古潭等元素,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。詩中“茶勛憑水策,詩理入禪蓡”表達了詩人對茶與詩的深刻理解,以及對禪宗哲理的追求。後文通過對春社、書箱、小動物的描寫,展現了生活的細節和哲理。最後,通過菸、雨、香氣、谿光的描繪,以及僧人看畫的場景,進一步加深了詩的意境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

袁宏道,字中郎,又字無學,號石公,又號六休。湖廣公安(今屬湖北省公安縣)人。萬曆二十年(1592年)進士,歷任吳縣知縣、禮部主事、吏部驗封司主事、稽勳郎中、國子博士等職,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,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,亦反對唐順之、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,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的風氣,提出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的性靈說。與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並有才名,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,其文學流派世稱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體”。合稱“公安三袁”。 ► 16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