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齋獨對閱張曲江集追和感遇詩八作

鵬飛幾萬裏,鷦巢但一枝。 賦形分小大,諒非物所爲。 至人超象跡,鞭心獨在斯。 凌虛上寥廓,時俗安可知。 九州不足步,南北豈雲岐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鵬飛:大鵬展翅高飛。
  • 鷦巢:鷦鷯的巢,比喻小而簡陋的居所。
  • 賦形:賦予形狀或形態。
  • 諒非:確實不是。
  • 至人:指道德修養達到最高境界的人。
  • 超象跡:超越事物的表象和跡象。
  • 凌虛:超越虛空,指精神或思想上的超越。
  • 寥廓:高遠空曠。
  • 九州:古代中國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,泛指中國。
  • :分岔,分歧。

翻譯

大鵬展翅飛翔數萬裏,而鷦鷯的巢穴卻僅佔一枝。 萬物被賦予不同的形態大小,這確實不是事物本身所能決定的。 至高無上的人超越了事物的表象,他們的內心獨自行進在這條道路上。 他們的心靈超越了虛空,上升到高遠空曠的境界,世俗之人又怎能理解呢? 九州之地已不足以讓他們停留,無論南北,又哪裏會有真正的分歧呢?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大鵬與鷦鷯的生存狀態,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。詩中,「鵬飛幾萬裏,鷦巢但一枝」形象地描繪了大小生物的不同生存空間,進而引出「賦形分小大,諒非物所爲」的哲理思考,指出萬物形態的差異並非自身所能決定。後文通過「至人超象跡」等句,展現了至高境界者超越世俗、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狀態,體現了作者對於人生追求的獨到見解。

郭之奇

明廣東揭陽人,字仲常。崇禎元年進士。累遷至詹事府詹事。後隱居南交山中,結茅屋數椽,著述其中。有《稽古篇》一百卷。 ► 190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