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唐堯胤北上

蒼顏白髮竟何成,醉裏酣歌指帝京。 喜與中郎分姓字,羞從桃簡覓公卿。 健鷹每欲辭韝去,俊馬唯須帶骨行。 君過酒人壚上看,荊高到底氣如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酣歌:盡情地唱歌。
  • 桃簡:指權貴。
  • (gōu):古代射箭時戴在手臂上的皮製護具。
  • 荊高:指荊軻和高漸離,兩位古代著名的刺客。

翻譯

蒼老的面容和白髮,最終成就了什麼?在醉酒中盡情歌唱,手指指向帝都。 高興地與中郎分享姓名,羞於向權貴尋求公卿之位。 強健的鷹渴望離開護臂飛翔,駿馬只需帶着骨氣前行。 當你經過酒人的酒壚時,看看荊軻和高漸離,他們的氣概依然如生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唐堯胤北上的祝福與期望,同時也抒發了詩人自己對人生的感慨。詩中,「蒼顏白髮」與「醉裏酣歌」形成鮮明對比,展現了詩人不羈的性格和對世俗的蔑視。後兩句以鷹和馬爲喻,鼓勵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和堅韌不拔的精神。結尾提到荊軻和高漸離,意在激勵友人保持英雄氣概,不畏艱難,勇往直前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充滿了豪放與激昂的情感。

袁宏道

袁宏道

袁宏道,字中郎,又字無學,號石公,又號六休。湖廣公安(今屬湖北省公安縣)人。萬曆二十年(1592年)進士,歷任吳縣知縣、禮部主事、吏部驗封司主事、稽勳郎中、國子博士等職,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。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,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,亦反對唐順之、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,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的風氣,提出“獨抒性靈,不拘格套”的性靈說。與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並有才名,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,其文學流派世稱“公安派”或“公安體”。合稱“公安三袁”。 ► 169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