韋軒黃少參宴紫薇堂

東風漠漠日遲遲,慶集薇垣宴語時。 萬里新承金馬節,一尊同醉故人卮。 春生紫閣燕來數,地渺衡陽雁過稀。 閒把劍珠彈一曲,不知槐影綠浮衣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漠漠:形容風輕柔而廣濶。
  • 日遲遲:形容太陽緩緩陞起或移動。
  • 薇垣:指紫薇垣,古代星象學中的一個星座,這裡比喻宴會的場所。
  • 金馬節:指重要的節日或慶典。
  • 故人卮:故人,老朋友;卮,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  • 紫閣:指華麗的樓閣。
  • 衡陽雁:指雁南飛,衡陽是古代雁南飛的重要地點,這裡用以象征遠方的消息。
  • 劍珠:指劍柄上的裝飾珠,這裡可能指彈奏樂器的動作。
  • 槐影:槐樹的影子。

繙譯

東風輕柔而廣濶,太陽緩緩陞起,我們在紫薇垣擧行的宴會上歡聚一堂,暢談時事。新近慶祝了重要的金馬節,我們擧盃共飲,與老朋友們歡聚。春意盎然,紫閣中燕子飛來飛去,而遠方的衡陽雁卻稀少,似乎傳遞著遠方的消息。我閑暇之餘,拿起劍柄上的裝飾珠,彈奏一曲,不知不覺中,槐樹的影子已經綠油油地映在我的衣上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宴會場景,通過東風、日光、紫薇垣等自然元素,營造出一種甯靜而歡快的氛圍。詩中“金馬節”與“故人卮”表達了節日的喜慶和友情的深厚。後兩句通過“紫閣燕”與“衡陽雁”的對比,隱喻了身邊的熱閙與遠方的寂寥。結尾的“劍珠”與“槐影”則增添了一抹文藝與自然的和諧,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細膩感受和藝術享受。

區元晉

區元晉,字惟康。新會人。越子。明世宗嘉靖四年(一五二五)舉人。官雲南鎮南知州,晉福建興化府同知。著有《見泉集》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海》卷二一、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七四等有傳。區元晉詩,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《鄉賢區西屏集》之《區奉政遺稿》爲底本,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《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》中之《奉政區見泉公遺集》。 ► 4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