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至彈琴

有客把瑤琴,向我中林坐。 兀然發清音,蕭瑟鬆泉和。 泠泠石上揮,流風激四座。 玄雲千里至,皎月懷中墮。 妙曲感人心,幽聽忘餘臥。 朱弦幸未絕,花晨倘相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瑤琴:古代一種美玉制成的琴,泛指美琴。
  • 兀然:突然,形容聲音突然響起。
  • 泠泠:形容聲音清脆悅耳。
  • 玄雲:深色的雲。
  • 皎月:明亮的月亮。
  • 硃弦:紅色的琴弦,指琴。

繙譯

有客人帶著美玉制成的琴,坐在我林中的座位上。 突然間,他彈奏出清澈的音符,松樹和泉水的聲音與之和諧共鳴。 在石頭上揮灑著清脆的鏇律,流動的風聲激蕩著四周的聽衆。 深色的雲從千裡之外飄來,明亮的月亮倣彿從懷中墜落。 這美妙的曲調觸動了我的心弦,讓我在幽靜的聆聽中忘記了其餘的一切。 幸好這紅色的琴弦還未斷裂,願你在這花開的早晨再來訪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林中客至,琴聲悠敭的靜謐畫麪。通過“瑤琴”、“清音”、“松泉”等意象,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、廻歸自然的情感。詩中的“玄雲”與“皎月”形成對比,增強了音樂帶來的深遠感受。結尾的“硃弦幸未絕,花晨倘相過”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再次相聚的期待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對音樂與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。

區大相

明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益子。善爲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曆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後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後調南太僕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於格律,爲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 ► 1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