謁焦君祠

言乘揚子渡,遂訪焦君廬。 天地一鴻羽,江山幾鶴書。 鬆陰入洞古,帆影過窗虛。 因謝區中想,道心閒有餘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yè):拜訪。
  • 焦君祠:焦君的祠堂,焦君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位名人或賢人。
  • 揚子渡:揚子江的渡口,揚子江即長江。
  • 鴻羽:大雁的羽毛,比喻輕微的事物。
  • 鶴書:古代傳說中仙鶴所傳的書信,比喻珍貴的書信或消息。
  • 區中想:世俗的思慮。

翻譯

我乘坐渡船穿越揚子江,特意拜訪焦君的祠堂。 天地間彷彿只有一片鴻雁的羽毛,江山間傳來幾封珍貴的鶴書。 松樹的陰影映入古老的洞穴,帆船的影子掠過窗戶,顯得空曠而虛幻。 因此我謝絕了世俗的思慮,心中充滿了閒適與寧靜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乘船渡江,拜訪焦君祠堂的情景。詩中,「鴻羽」與「鶴書」運用了比喻手法,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超然態度。鬆陰、帆影的描繪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超脫。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超脫,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,體現了詩人淡泊名利,嚮往自然與寧靜生活的情懷。

區大相

明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益子。善爲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曆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後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後調南太僕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於格律,爲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 ► 1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