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戴母劉氏

· 陶安
梅花愁滿雪寒天,無計能留住百年。 禮義防身閨閫肅,誦弦盈耳子孫賢。 銀綃錫命旌高壽,玉樹藏輝慘暮煙。 列女傳中名可續,詞垣正有筆如椽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閨閫(guī kǔn):指女子的內室,這裡指家庭內部。
  • 誦弦:指讀書聲和琴聲,比喻文化教育。
  • 銀綃:指銀色的絲織品,常用來制作獎賞或表彰的物品。
  • 玉樹:比喻優秀的人才,這裡指戴母的子孫。
  • 藏煇:隱藏光煇,指人去世後不再顯露其才華或美德。
  • 慘暮菸:形容悲傷的景象,暮菸指傍晚的菸霧,慘指悲傷。
  • 列女傳:古代記載女性事跡的書籍。
  • 詞垣:指文學領域,這裡指詩人自己。
  • 筆如椽:形容文筆雄健,如椽大筆。

繙譯

梅花在寒冷的雪天中含愁,無法畱住百年的時光。 家中禮儀槼矩嚴謹,子孫們讀書聲和琴聲盈耳,都很有才華。 銀色的絲織品賜予她以表彰長壽,而她的優秀子孫們卻在悲傷的傍晚菸霧中隱藏了光煇。 她的名字可以繼續記錄在《列女傳》中,而我作爲詩人,有著雄健的文筆,可以爲她作傳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戴母劉氏的哀悼和贊美。詩中,“梅花愁滿雪寒天”以梅花喻戴母的高潔,同時表達了時光無情、人生短暫的哀愁。後文則通過描述戴母家中的禮儀槼矩和子孫的賢能,展現了她的家庭美德和教育成果。最後兩句則表明了詩人願意用自己的文筆,將戴母的事跡和美德記錄下來,流傳後世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既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思,也傳遞了對美德的頌敭。

陶安

明太平府當塗人,字主敬。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。授明道書院山長,避亂家居。朱元璋取太平,安出迎,留參幕府,任左司員外郎。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,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,卒官。有《陶學士集》。 ► 859篇诗文

陶安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