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望望瑤臺
天池波兮浩溟溟,日滉漭兮雲無晶。川穀兮東注,地軸兮南傾。
九州浮兮若芥,六合混兮一泓。焦石沃兮何時竭,大壑納兮何時盈。
中有神山,隨波靡寧。仙人愁若,訴於帝庭。帝乃使神鰲兮戴之,若浮漚之暫停。
猶不免兮漂盪,越洪流而南行。日月出入,星辰晦明。
乾坤沸灪而震盪,又何足喻乎變化之鯤鵬。將命太一兮爲舟,元氣兮爲楫。
控巨鰲兮馳貝闕,薦波茗兮拾海月。昔神後既奠夫九土,曾莫顧夫家室。
何仲尼皇皇而乘桴,效漁父之榜枻。是固吾之所願,將褰裳兮從之。
懼將至而風引,忽欲往兮中疑。鮫室兮嶔㕒,珠宮兮逶迤。
仙人下兮光陸離,駕水車兮載雲旗。夕息兮晹谷,朝嬉遊兮扶枝。
路超遠兮莫致,蹇惆悵兮生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滉漭 (huàng mǎng):形容水面廣闊無邊。
- 靡寧 (mǐ níng):不安定。
- 漚 (ōu):水泡。
- 灪 (yù):形容水波洶涌。
- 鯤鵬 (kūn péng):古代神話中的大魚和大鳥,象徵巨大的變化。
- 褰裳 (qiān cháng):提起衣裳。
- 嶔 (qīn):形容山高。
- 㕒 (yí):小山。
- 晹谷 (yì gǔ):神話中的東方日出之地。
翻譯
天池的水波浩渺無邊,日光照耀下,雲彩顯得無光。河流向東注入,地勢向南傾斜。 九州像浮在水面的芥子,天地間一片混沌,如同一片深淵。焦石被水沖刷,何時會枯竭,大海容納,何時會滿溢。 其中有座神山,隨着波浪不安定。仙人感到憂愁,向天帝訴說。天帝於是派遣神鰲來承載它,像浮在水面的泡沫暫時停歇。 仍然不免漂盪,穿越洪流向南行。日月交替,星辰明暗。 天地間波濤洶涌,震盪不已,又怎能比喻鯤鵬的變化。命令太一作爲舟,元氣作爲槳。 控制巨鰲,馳騁在貝闕,獻上波茗,拾起海月。昔日神後已經安定九土,卻未顧及家室。 爲何仲尼匆忙乘桴,模仿漁父划槳。這本是我所願,將提起衣裳跟隨。 擔心即將到達時風會引走,忽然想要前往時心中猶豫。鮫人的居所高聳,珍珠宮殿蜿蜒。 仙人降臨,光彩奪目,駕駛水車,載着雲旗。晚上在晹谷休息,早晨在扶枝嬉戲。 路途遙遠無法到達,心中生出悲傷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神話般的宇宙圖景,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語言,展現了天地間的壯闊與變化。詩中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元素,如神鰲、鯤鵬、太一等,構建了一個宏大的宇宙觀。同時,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,表達了對宇宙奧祕的探索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語言華麗,展現了詩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區大相
明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益子。善爲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曆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後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後調南太僕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於格律,爲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
► 1570篇诗文
區大相的其他作品
- 《 見輿人婦攜兒女饋餉其夫 》 —— [ 明 ] 區大相
- 《 關山月 》 —— [ 明 ] 區大相
- 《 回至英州九日登南山寺張明府載酒 》 —— [ 明 ] 區大相
- 《 月夜花下小酌和友人 》 —— [ 明 ] 區大相
- 《 聞葉中丞復自洮州移鎮甘肅奉寄 》 —— [ 明 ] 區大相
- 《 晚過王永叔給諫得香字 》 —— [ 明 ] 區大相
- 《 庚寅中秋館中對月 》 —— [ 明 ] 區大相
- 《 與坐客詠席上所見效小庾體十一首詠硯 》 —— [ 明 ] 區大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