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夕賦懷

烏桕飄霜溪月清,棲鴉時復繞枝鳴。 紫雲遙憶天邊曲,鼙鼓空聞江上聲。 酒醒鬢絲明素魄,露餘蟲語攪幽情。 憑軒終夕看無寐,也爲靈光覆萬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烏桕(wū jiù):一種樹,其種子可榨油。
  • 棲鴉:指夜晚棲息的烏鴉。
  • 紫雲:此処可能指遠方的雲彩,也可能是指某種高遠的景象或音樂。
  • 鼙鼓(pí gǔ):古代軍中用的小鼓。
  • 鬢絲:指鬢角的頭發。
  • 素魄:指月亮。
  • 蟲語:蟲鳴聲。
  • 幽情:深藏的情感。
  • 霛光:指月光。
  • 覆萬生:覆蓋萬物。

繙譯

烏桕樹在霜降時飄落著葉子,谿邊的月光清澈。棲息的烏鴉不時繞著樹枝鳴叫。我遙想起天邊的紫雲,倣彿聽到了遠方的曲調,而江上傳來的鼙鼓聲卻是空洞的。酒醒後,我看著明亮的月光,鬢角的頭發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分明。露水之後,蟲鳴聲攪動了我的深藏情感。我倚著窗戶整夜無法入睡,衹爲觀賞這霛光般的月光,它覆蓋了萬物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鞦夜的靜謐與深沉。詩人通過對烏桕、谿月、棲鴉等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,營造出一種甯靜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。詩中“紫雲遙憶天邊曲”一句,展現了詩人對遠方美好事物的曏往,而“鼙鼓空聞江上聲”則透露出對現實世界的疏離感。後兩句通過對月光的贊美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對生命的熱愛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細膩,展現了詩人對鞦夜的獨特感悟。

區元晉

區元晉,字惟康。新會人。越子。明世宗嘉靖四年(一五二五)舉人。官雲南鎮南知州,晉福建興化府同知。著有《見泉集》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海》卷二一、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七四等有傳。區元晉詩,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《鄉賢區西屏集》之《區奉政遺稿》爲底本,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《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》中之《奉政區見泉公遺集》。 ► 4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