途中苦熱作

征途仍鬱熱,徒御苦炎氛。 節去金猶伏,煙來林更焚。 汗流如帶浴,顏赭似含醺。 赤日衝炎嶂,青天墮火雲。 雪山徒自遠,冰井竟空聞。 何必朱鳶塞,方爲老漢軍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徒禦:隨從的車馬。
  • 炎氛:炎熱的氣氛。
  • :指金屬,這裡可能指金屬器物因熱而發燙。
  • :隱藏,這裡指金屬因熱而變得難以觸摸。
  • :紅褐色。
  • :微醉。
  • 赤日:烈日。
  • 沖炎嶂:沖破炎熱的山峰。
  • 火雲:形容雲彩像火一樣紅。
  • 雪山:指遙遠的雪山,象征清涼之地。
  • 冰井:冰冷的井水,象征清涼。
  • 硃鳶塞:古代地名,這裡指邊塞。
  • 老漢軍:指邊塞的軍隊。

繙譯

征途上依然悶熱,隨從的車馬在炎熱的氣氛中苦苦掙紥。 節氣已過,金屬器物依然燙手,菸霧籠罩的森林倣彿被火燒。 汗水如帶子般流淌,麪色紅褐似微醉。 烈日沖破炎熱的山峰,天空中的雲彩紅得像火。 遙遠的雪山自不必說,冰冷的井水也不過是空聞其名。 何必非要去邊塞,才能成爲老漢軍呢?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酷熱景象,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人物狀態,傳達了旅途的艱辛和炎熱的不適。詩中“赤日沖炎嶂,青天墮火雲”等句,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炎熱的極致,而“雪山徒自遠,冰井竟空聞”則表達了對清涼之地的曏往與現實的無奈。最後兩句則透露出對邊塞生活的思考,表達了一種超脫現實、尋求心霛慰藉的情感。

區大相

明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益子。善爲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曆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後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後調南太僕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於格律,爲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 ► 1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