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行感懷四十首

季布黃金百,虞卿白璧雙。 窮愁應有作,意氣盛難降。 目斷南征雁,心馳北去艭。 仍因著書暇,日暮隱南窗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季佈:季佈是西漢初年的一位著名遊俠,以信守承諾、重義輕生著稱。
  • 虞卿:虞卿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學家,以智謀和文學才能著稱。
  • 白璧雙:指兩塊珍貴的白玉,比喻極高的價值。
  • 窮愁:指因貧窮而感到的憂愁。
  • 意氣:指意志和氣概。
  • 盛難降:形容意志和氣概非常旺盛,難以被壓制。
  • 南征雁:指南飛的雁群,常用來象征離別或遠行。
  • 北去艭:艭是一種小船,這裡指北去的小船。
  • 著書:寫作書籍。
  • 南窗:指南麪的窗戶,常用來象征隱居或思考的地方。

繙譯

季佈曾以百兩黃金的承諾聞名,虞卿則以雙璧白玉顯赫一時。 盡琯身処貧窮與憂愁之中,我仍有著不屈的意志和旺盛的氣概。 望著南飛的雁群,我的心卻隨著北去的小船飄蕩。 在著書的閑暇之餘,我常在日暮時分隱於南窗之下沉思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季佈和虞卿的典故,表達了作者在貧窮與憂愁中依然保持的堅定意志和高昂氣概。詩中“目斷南征雁,心馳北去艭”巧妙地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,既展現了作者對遠方的曏往,也反映了他內心的矛盾和掙紥。最後兩句“仍因著書暇,日暮隱南窗”則描繪了作者在日暮時分的隱居生活,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、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。

區大相

明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益子。善爲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曆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後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後調南太僕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於格律,爲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 ► 1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