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萬兵憲

胡烽從此絕河源,聞說才人在北門。 塵靜犬羊朝納款,月高旌旆夜歸屯。 關山幾疊雲中曲,煙火千家塞外村。 想憶邊庭近無事,閒看耕犢散平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胡烽:指北方邊疆的戰事。
  • 河源:河流的源頭,這裏指邊疆地區。
  • 才人:有才能的人,這裏指萬兵憲。
  • 北門:北方的門戶,指邊疆。
  • 塵靜:塵土不揚,指戰事平息。
  • 犬羊:指邊疆的少數民族。
  • 朝納款:朝貢,表示歸順。
  • 月高:月亮高掛,指夜晚。
  • 旌旆:旗幟。
  • 夜歸屯:夜晚回到駐地。
  • 關山:關隘和山嶺,指邊疆的險要之地。
  • 煙火:炊煙,指居民生活。
  • 塞外村:邊疆的村落。
  • 邊庭:邊疆。
  • 耕犢:耕田的牛。

翻譯

自從那胡人的烽火在邊疆的源頭絕跡,我聽說有才能的人鎮守在北方的門戶。 塵土不再飛揚,犬羊般的邊民已朝貢歸順,月亮高掛,旗幟在夜晚回到駐地。 關隘和山嶺在雲霧中層層疊疊,煙火在邊疆的村落裏千家萬戶。 想到邊疆近來無事,閒暇時看着耕田的牛在平原上散漫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戰事平息後的寧靜景象,通過「胡烽絕河源」、「塵靜犬羊朝納款」等句,表達了邊疆的安定與和平。詩中「月高旌旆夜歸屯」、「關山幾疊雲中曲」等句,以景抒情,展現了邊疆夜晚的靜謐與山川的壯美。結尾「想憶邊庭近無事,閒看耕犢散平原」則流露出對邊疆安寧生活的嚮往與欣慰。

區大相

明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益子。善爲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曆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後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後調南太僕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於格律,爲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 ► 1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