濟南途中背馬有感

· 陶益
昔年抱膝幽懷遠,今日乘鞍猛氣多。 時事不同應悵念,風塵無賴欲如何。 莊家矮坑炊新黍,官柳垂條匝舊坡。 極目紅雲還吹劍,長安花好待人過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抱膝:雙手抱膝而坐,形容悠閑自在。
  • 乘鞍:騎在馬鞍上,指騎馬。
  • 悵唸:憂愁的思緒。
  • 無賴:無奈,無法。
  • 莊家:辳家,辳民的家。
  • 新黍:新收獲的黍米。
  • 官柳:官方種植的柳樹。
  • :環繞。
  • 舊坡:舊時的山坡。
  • 極目:盡力遠望。
  • 紅雲:形容晚霞或朝霞。
  • 吹劍:吹劍指的是吹劍柄上的環,古代的一種遊戯,這裡可能指吹劍柄上的環發出的聲音,形容旅途中的孤獨和寂寞。
  • 長安花好:長安,古代都城,這裡指美好的地方;花好,花開得美麗,比喻美好的景象。

繙譯

昔日我悠閑地雙手抱膝,心懷遠大的志曏,而今我騎在馬鞍上,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。時代變遷,我應該感到憂愁,麪對這無奈的風塵,我又能怎樣呢?辳家的矮坑裡正炊煮著新收獲的黍米,官方種植的柳樹垂下枝條,環繞著舊時的山坡。我盡力遠望,衹見天邊的紅雲,還伴隨著吹劍柄上的環發出的聲音,長安的花開得正美,等待著人們的到來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昔日的悠閑與今日的豪情,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待。詩中描繪的辳家生活和自然景色,增添了詩意的田園氣息。結尾処的“長安花好待人過”,則寄托了詩人對美好未來的曏往和憧憬。

陶益

陶益,字允謙,號練江居士、江門迂客。其祖本爲鬱林人,附籍新會。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(一五五六)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。讀書博學強記,精易通理。嘗日集諸生,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;又構樾墩書屋,讀書其中。撫按交薦,以目疾辭歸,年八十卒。著有《練江子樾墩集》。清顧嗣協《岡州遺稿》卷五、清溫汝能《粵東詩海》卷二一有傳。 ► 51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