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姥港

· 陶安
江磯西走向淮堧,曲港東環半璧圓。 嘯虎涉川風涌浪,靈虯疏土石爲泉。 舳艫穩泊離艱險,晝夜安行接後先。 被髮道人功獨偉,玉堂紀事有誰鐫。
拼音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慈姥港:地名,位於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。
  • 江磯:江邊的岩石或小山。
  • (ruán):河邊的空地。
  • 嘯虎:比喻風聲。
  • 靈虯:傳說中的神龍。
  • 舳艫(zhú lú):指船隻。
  • 被髮道人:指道士,這裏可能指有特殊功績的人。
  • 玉堂:指翰林院,也泛指高級文官的官署。
  • (juān):刻,這裏指記載。

翻譯

江邊的岩石向西延伸,通往淮河邊的空地,彎曲的港口向東環繞,形成半圓的形狀。風聲如虎嘯,涉過川流,激起波浪;神龍般的靈虯在土石間穿梭,形成了泉水。船隻穩穩地停泊,遠離了艱險,晝夜平安地行駛,接續着前後的航程。那位披髮的道人功績卓著,他的事蹟有誰會在玉堂中被記載下來呢?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慈姥港的自然景觀和航行安全,通過「嘯虎」、「靈虯」等神話元素,增添了詩意和神祕感。詩中「被髮道人功獨偉」一句,暗示了道人的非凡功績,而結尾的疑問則表達了對其事蹟能否被後人銘記的關切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既展現了自然之美,又蘊含了對歷史和功名的思考。

陶安

明太平府當塗人,字主敬。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。授明道書院山長,避亂家居。朱元璋取太平,安出迎,留參幕府,任左司員外郎。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,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,卒官。有《陶學士集》。 ► 85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