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宿溪上樓三兄讀書處

弭節上茲樓,風光異昔遊。 芸香充故棟,簾影上新鉤。 雁序中年斷,鴒原此日秋。 藏舟不可問,?水恨悠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弭節:停下馬車。弭,停止。
  • 玆樓:此樓。玆,這。
  • 蕓香:一種香草,古人常用來防書蟲。
  • 故棟:舊的房梁。
  • 簾影:窗簾的影子。
  • 新鉤:新的掛鉤。
  • 雁序:比喻兄弟。
  • 中年斷:指中年時期兄弟分離。
  • 鴒原:比喻兄弟。
  • 此日鞦:指這一天正值鞦天。
  • 藏舟:隱藏的船,比喻隱秘或難以觸及的事物。
  • ?水:(音同“流”),指流水。
  • 恨悠悠:形容遺憾或憂愁深長。

繙譯

我停下馬車登上這座樓,眼前的風光與往昔的遊覽大不相同。 樓內彌漫著蕓香的氣息,舊房梁上滿是香氣,窗簾的影子映在新掛的掛鉤上。 兄弟如雁群般在中年時分散,如同鴒鳥在鞦日裡分離。 那些隱藏的船衹無法詢問,流水帶來的遺憾深長而無盡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述登上樓閣所見的景象,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兄弟分離的感慨。詩中“蕓香充故棟,簾影上新鉤”描繪了樓內的靜謐與古樸,而“雁序中年斷,鴒原此日鞦”則巧妙地以雁群和鴒鳥比喻兄弟,抒發了對兄弟分離的哀愁。結尾的“藏舟不可問,?水恨悠悠”則深化了詩的意境,表達了詩人對無法挽廻的過去的深深遺憾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對親情和時光流逝的深刻感悟。

區大相

明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益子。善爲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曆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後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後調南太僕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於格律,爲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 ► 1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