庚子三月三日再效蘭亭體

春服娛嘉節,命賞怡清川。 魚遊祓浪側,鶯語流杯前。 濯纓聽新曲,舞雩詠歸篇。 齊物非外物,取樂任自然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上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庚子:古代以天干地支紀年,庚子爲其中一種組合。
  • 蘭亭體:指模仿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的文體。
  • 春服:春天的服裝。
  • :娛樂,使快樂。
  • 嘉節:美好的節日。
  • 命賞:命令賞賜,這裏指舉行賞賜的活動。
  • 清川:清澈的河流。
  • 魚遊祓浪側:魚在浪花旁邊遊動。
  • 鶯語流杯前:黃鶯在流動的酒杯前鳴叫。
  • 濯纓:洗滌帽帶,比喻洗滌心靈。
  • 聽新曲:聆聽新的音樂。
  • 舞雩:古代求雨的祭祀,這裏指舞蹈。
  • 詠歸篇:吟詠歸家的詩篇。
  • 齊物:莊子哲學中的概念,指萬物平等。
  • 非外物:不是外在的事物。
  • 取樂:尋求快樂。
  • 任自然:順其自然。

翻譯

在庚子年的三月三日,我再次模仿蘭亭集會的文體。穿着春天的服裝,慶祝這個美好的節日,我們在清澈的河邊舉行賞賜活動,享受快樂。魚兒在浪花旁邊自由遊動,黃鶯在流動的酒杯前歡快地鳴叫。我們洗滌心靈,聆聽新的音樂,舞蹈並吟詠歸家的詩篇。我們認識到萬物平等,不是外在的事物,而是順其自然地尋求快樂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河邊的歡樂場景,通過魚遊、鶯語等自然景象,表達了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愉悅心情。詩中「齊物非外物,取樂任自然」體現了莊子哲學的思想,強調了順應自然、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。整首詩語言清新,意境優美,展現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與心靈和諧的精神風貌。

區大相

明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益子。善爲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曆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後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後調南太僕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於格律,爲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 ► 1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