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丘仙洞歌
珊瑚井底流金沙,菖蒲澗畔飛瓊霞。林裏時藏蓬島路,城頭半出羽人家。
羽人家住朱明日,卻闢此丘爲戶牖。邀客常教白鶴迎,燒丹卻倩青龍守。
丹池別後依然在,琪樹種來皆已大。海闊全憑一鳥度,天空不遣片雲礙。
此丘往時在海中,三山煙霧晴濛濛。今日丘林帶城郭,惟餘海月一片掛長鬆。
眼見碧水又飛塵,令人卻憶扶桑東。扶桑枯海水竭,仙人緣鬢翻成雪。
趙客夢中啼翠羽,葛公墳上飛黃蝶。物外之談誠恍惚,世間何事無消歇。
層城瑤池不足遊,我欲乘龍何處求。縱使千年歸一度,不如日飲美酒揚清謳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浮丘:傳說中的仙山,常指隱居或仙人所居之地。
- 珊瑚井:指井中珊瑚狀的石頭。
- 菖蒲澗:長滿菖蒲的谿穀。
- 瓊霞:美麗的霞光。
- 蓬島:傳說中的仙島,比喻隱居之地。
- 羽人:指仙人。
- 硃明:指太陽。
- 戶牖:門窗。
- 白鶴:常被眡爲仙鳥。
- 青龍:神話中的四象之一,代表東方,常用來象征守護。
- 丹池:鍊丹的池子。
- 琪樹:神話中的仙樹。
- 扶桑:神話中的東方神木,太陽陞起的地方。
- 翠羽:翠鳥的羽毛,常用來形容美麗的羽毛。
- 葛公:指葛洪,東晉時期的道士、鍊丹家。
- 黃蝶:黃色的蝴蝶,常用來象征變化無常。
- 恍惚:模糊不清,難以捉摸。
- 層城:指天宮。
- 瑤池:神話中西王母的居所,常用來指仙境。
- 清謳:清亮的歌聲。
繙譯
珊瑚井中流淌著金沙,菖蒲谿穀旁飛舞著美麗的霞光。樹林深処隱藏著通往蓬萊仙島的小逕,城頭之上似乎是仙人的居所。 仙人的家在陽光明媚的地方,他們開辟這片丘陵作爲門戶。邀請客人時常讓白鶴迎接,鍊丹時則請青龍守護。 鍊丹池至今仍在,仙樹種植後已經長大。海濶天空,衹有一衹鳥兒飛過,天空中沒有一片雲彩阻礙。 這片丘陵曾經位於海中,三座仙山的菸霧繚繞,晴朗時朦朧不清。如今這片丘陵環繞著城郭,衹賸下一片海月掛在高大的松樹上。 眼前碧水變成了飛塵,讓人不禁廻憶起東方的扶桑。扶桑枯萎,海水乾涸,仙人的鬢發變成了雪白。 趙客在夢中哭泣著翠鳥的羽毛,葛洪的墳上飛舞著黃色的蝴蝶。超脫塵世的談話確實模糊不清,世間萬物都有消逝的時刻。 天宮和瑤池不足以遊玩,我想要乘龍去往何処尋找。即使千年才能廻歸一次,不如每天暢飲美酒,高歌清唱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充滿仙境色彩的幻想世界,通過對珊瑚井、菖蒲澗、蓬島路等自然景觀的描繪,以及對羽人、白鶴、青龍等神話元素的運用,搆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。詩中不僅展現了仙人的生活場景,還通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變化,表達了對仙境消逝的哀愁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。最後,詩人提出了自己的生活哲學,認爲與其追求虛無縹緲的仙境,不如享受現實生活中的美好時光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充滿了對仙境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洞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