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門行
石門啾啾鬼夜哭,北將詐誘南兵縛。
可憐枉死三千人,更有平人被屠戮。
憶昔平壤破倭奴,此輩赴難曾捐軀。
有功誰分不蒙賞,無罪因何反見誅。
本爲勤王誣以反,陽言賞給屠俱盡。
皇天悶悶旌旆愁,白日瞶瞶風沙憤。
從來殺降受惡名,況以私憾殺我兵。
無人肯向朝廷說,至今道路猶吞聲。
誰其爲謀石與李,爾曹安得逃天刑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啾啾:形容聲音細小而連續。
- 枉死:無辜而死。
- 平人:普通百姓。
- 捐軀:獻出生命。
- 蒙賞:受到獎賞。
- 誣以反:被誣陷爲反叛。
- 陽言:公開宣稱。
- 悶悶:形容氣氛沉重。
- 瞶瞶:形容模糊不清。
- 憤:憤怒。
- 殺降:殺害投降的敵人。
- 私憾:私人的怨恨。
- 吞聲:忍氣吞聲。
- 天刑:天譴,指上天給予的懲罰。
翻譯
石門中傳來細小的鬼哭聲,北方的將領用詭計誘捕了南方的士兵。可憐無辜死去的三千人,還有普通百姓被殘忍殺害。回想當初平壤城破,倭寇被擊敗,這些人曾爲國家捐軀。他們有功卻未得到應有的獎賞,無罪卻爲何反而被誅殺?原本是爲了勤王而被誣陷爲反叛,公開宣稱要獎賞卻將他們屠殺殆盡。天空陰沉,旗幟顯得愁苦,白日模糊,風沙中充滿了憤怒。自古以來,殺害投降者都會揹負惡名,何況是因爲私人的怨恨而殺害我們的士兵。沒有人願意向朝廷說明真相,至今人們仍在忍氣吞聲。是誰策劃了這場石門和李門的悲劇,你們這些策劃者怎能逃脫天譴?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戰爭中的悲劇和冤屈,通過石門鬼哭、枉死士兵和無辜百姓的描繪,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無理。詩中對有功不賞、無罪被誅的憤慨,以及對殺降和私憾的譴責,表達了對正義和公道的渴望。整首詩語言凝重,情感深沉,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反思,傳達了對和平與公正的深切呼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