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衛輝赴蘇門途中書懷寄何太守兼柬輝縣呂明府

旦發衛水陽,極意恣所往。 名山諧夙慕,絕境發奇想。 含情眷明牧,齎具資勝賞。 方辭潁川守,遽識朝歌長。 登車雲尚晦,振轡天漸朗。 目極桑棗林,耳屬鸞鳳響。 撇見蓬池煙,已映蘇門上。 高臺待嘯歌,長林遂偃仰。 巖巒吐氣清,石竹閟幽幌。 志意由自適,神理非外獎。 卜築躡前蹤,懷賢契今訪。 終期謝天刑,於焉稅塵鞅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旦發:早晨出發。
  • 衛水陽:衛水的北岸。
  • 極意:盡情地。
  • 恣所往:隨心所欲地前往。
  • 名山:著名的山。
  • 夙慕:早有的嚮往。
  • 絕境:極其美麗或險峻的地方。
  • 奇想:奇特的想法。
  • 含情:懷着感情。
  • 明牧:賢明的官員。
  • 齎具:準備物品。
  • 勝賞:美好的賞玩。
  • 潁川守:潁川的太守。
  • 朝歌長:朝歌的官員。
  • 振轡:揮動馬繮,指駕車前行。
  • 天漸朗:天色漸漸明亮。
  • 目極:目光所及。
  • 桑棗林:桑樹和棗樹的林子。
  • 耳屬:耳朵所聽。
  • 鸞鳳響:如鸞鳳般美妙的聲音。
  • 撇見:瞥見。
  • 蓬池煙:蓬池上空的煙霧。
  • 蘇門:地名,指蘇門山。
  • 高臺:高聳的臺地。
  • 待嘯歌:等待放聲歌唱。
  • 長林:茂密的樹林。
  • 偃仰:仰臥,這裏指休息。
  • 巖巒:山峯。
  • 吐氣清:呼吸清新空氣。
  • 石竹:一種植物。
  • 閟幽幌:隱藏在幽靜的簾幕之後。
  • 志意:意志和願望。
  • 由自適:由自己決定。
  • 神理非外獎:精神上的滿足不是外界給予的獎勵。
  • 卜築:選擇建築地點。
  • 躡前蹤:追隨前人的足跡。
  • 懷賢契今訪:懷着對賢人的敬仰,現在去拜訪。
  • 終期:最終的期望。
  • 謝天刑:擺脫天命的束縛。
  • 於焉稅塵鞅:在這裏放下塵世的煩惱。

翻譯

早晨從衛水的北岸出發,盡情地隨心所欲地前往。著名的山峯符合我早有的嚮往,極其美麗或險峻的地方激發了我奇特的想法。懷着感情望着賢明的官員,準備物品以享受美好的賞玩。剛告別潁川的太守,就遇見了朝歌的官員。登車時雲霧尚且昏暗,揮動馬繮天色漸漸明亮。目光所及是桑樹和棗樹的林子,耳朵所聽是如鸞鳳般美妙的聲音。瞥見蓬池上空的煙霧,已經映照在蘇門山上。高聳的臺地等待放聲歌唱,茂密的樹林供我休息。山峯呼吸着清新的空氣,石竹隱藏在幽靜的簾幕之後。意志和願望由自己決定,精神上的滿足不是外界給予的獎勵。選擇建築地點追隨前人的足跡,懷着對賢人的敬仰,現在去拜訪。最終的期望是擺脫天命的束縛,在這裏放下塵世的煩惱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從衛水出發,前往蘇門山的旅途中的所見所感。詩中,詩人表達了對名山勝景的嚮往和對賢明官員的敬仰,同時也抒發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自由生活的渴望。通過細膩的描繪和生動的意象,詩人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和想象的世界,展現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與心靈和諧的理想境界。

區大相

明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益子。善爲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曆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後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後調南太僕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於格律,爲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 ► 1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