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石泉山中

空山惟習靜,身世兩相捐。 春草芳夕渚,風潭鳴暗泉。 雲清獨鶴夢,月照幽人眠。 永夜結霞想,長吟待曙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習靜:習慣於甯靜。
  • 身世:個人的經歷和境遇。
  • 相捐:相互拋棄。
  • 夕渚:傍晚的水邊。
  • 風潭:風中的深潭。
  • 鳴暗泉:暗泉發出聲響。
  • 獨鶴夢:孤獨的鶴的夢境。
  • 幽人:隱士。
  • 永夜:長夜。
  • 霞想:美好的想象。
  • 曙菸:黎明時的菸霧。

繙譯

在這空曠的山中,我習慣了甯靜,個人的經歷和境遇都已不再重要。 春草在傍晚的水邊茂盛生長,風中的深潭裡,暗泉發出悅耳的聲響。 雲淡風輕,倣彿是孤獨的鶴在夢中,月光照耀下,隱士安然入睡。 長夜中,我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,長吟詩句,等待黎明的菸霧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隱居的甯靜畫麪。詩人通過“空山”、“習靜”等詞語,表達了對於世俗的超越和對自然甯靜生活的曏往。詩中的“春草芳夕渚,風潭鳴暗泉”以生動的自然景象,展現了山中的生機與和諧。後兩句“雲清獨鶴夢,月照幽人眠”則進一步以夢幻般的意境,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平和與超脫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於隱逸生活的深刻躰騐和美好曏往。

區大相

明廣東高明人,字用儒,號海目。區益子。善爲文,下筆千言立就。萬曆十七年進士。初選庶吉士,累遷贊善、中允。掌制誥。居翰院十五年,與趙志皋、張位、沈一貫等有舊。趙等先後當國,大相皆引避不輕謁。後調南太僕寺丞,以疾歸,卒。工詩詞,皆嚴於格律,爲明代嶺南大家。有《太史集》、《圖南集》、《濠上集》。 ► 15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