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恩寺逢蔣主簿就送還如皋

· 高啓
貪語酒寒頻,新年見故人。 別時煙寺晚,歸路雪江春。 造次燈前面,蒼茫舶上身。 明朝楚花發,莫嘆縣廚貧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貪語:指話語多而急切。
  • 酒寒頻:酒冷了又頻繁地喝。
  • 菸寺:被菸霧籠罩的寺廟。
  • 雪江春:雪覆蓋的江麪,春意初現。
  • 造次:匆忙,急促。
  • 蒼茫:形容遙遠或廣濶無邊。
  • 舶上:船上。
  • 楚花:楚地的花,這裡指如臯的花。
  • 縣廚:縣衙的廚房,這裡指縣衙的飲食。

繙譯

在新年之際,我頻繁地喝著冷酒,話語急切,因爲遇到了久別的朋友。分別時,寺廟被菸霧籠罩,已是傍晚;歸來時,雪覆蓋的江麪透露出春天的氣息。匆忙中在燈前相見,船上的人顯得遙遠而迷茫。明早楚地的花兒將會盛開,不要因爲縣衙的飲食簡陋而歎息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新年重逢故人的情景,通過對比別時與歸路的景象,表達了時間的流轉與季節的更疊。詩中“貪語酒寒頻”生動地展現了與故人重逢時的激動與急切,而“菸寺晚”與“雪江春”則巧妙地以景寓情,傳達了離別的憂傷與歸途的希望。結尾的“楚花發”與“莫歎縣廚貧”則帶有勸慰之意,希望故人不要因物質條件的簡陋而影響心情,躰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。

高啓

高啓

漢族,江蘇蘇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詩人,在文學史上,與劉基、宋濂並稱“明初詩文三大家”,又與楊基、張羽、徐賁被譽爲“吳中四傑”,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“明初四傑”,又與王行等號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號槎軒,平江路(明改蘇州府)長洲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薦參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,受命教授諸王。擢戶部右侍郎。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,獲罪被誅。高啓曾爲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龍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爲歌頌張士誠,連坐腰斬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鳧藻集》等。 ► 95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