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臺趙中憲觀妓詩來和寄

榆莢風輕葉點池,採春弦管任穿籬。 嬌歌紫燕調新舌,纖舞夭桃妒灩肌。 矍鑠將軍猶掛齒,風流京兆漫談眉。 細聽玉柱傳心事,更覺魚書約會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榆莢(yú jiá):榆樹的果實,形似錢幣,又稱榆錢。
  • 採春:指春天的娛樂活動。
  • 弦琯:弦樂器和琯樂器,泛指音樂。
  • 紫燕:指歌女。
  • 新舌:比喻歌女唱新歌。
  • 纖舞:輕盈的舞蹈。
  • 夭桃:比喻年輕美麗的女子。
  • 妒灧肌:嫉妒豔麗的肌膚。
  • 矍鑠(jué shuò):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。
  • 掛齒:提及,掛在嘴邊。
  • 風流:指文雅、有才情。
  • 京兆:古代官名,這裡指有才情的人。
  • 談眉:談論眉毛,古代有“眉目傳情”的說法。
  • 玉柱:指琴弦,比喻音樂。
  • 魚書:書信的別稱。
  • 約會遲:約會遲到。

繙譯

榆樹的果實隨風輕輕飄落,葉子點綴著池塘,春天的弦琯音樂隨意穿過籬笆。歌女唱著新歌,聲音婉轉如紫燕,輕盈的舞蹈讓年輕的女子都嫉妒她豔麗的肌膚。精神矍鑠的將軍還在談論,有才情的京兆卻衹是輕描淡寫地談論眉毛。細聽那琴弦傳來的心事,更覺得書信中的約會來得太遲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春天裡一場歌舞宴會的場景,通過“榆莢風輕”、“採春弦琯”等意象,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氛圍。詩中“紫燕調新舌”、“纖舞夭桃妒灧肌”生動地描繪了歌女的歌聲和舞姿,以及周圍人的反應。後兩句則通過將軍和京兆的對比,以及“玉柱傳心事”、“魚書約會遲”的細膩描寫,表達了詩人對音樂和愛情的深刻感受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情感細膩,展現了明代詩人區元晉的藝術才華。

區元晉

區元晉,字惟康。新會人。越子。明世宗嘉靖四年(一五二五)舉人。官雲南鎮南知州,晉福建興化府同知。著有《見泉集》。清溫汝能《粵東詩海》卷二一、清道光《廣東通志》卷二七四等有傳。區元晉詩,以附於明萬曆四十四年刻區越撰《鄉賢區西屏集》之《區奉政遺稿》爲底本,參校一九五四年重印《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》中之《奉政區見泉公遺集》。 ► 4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