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襲美新秋言懷三十韻次韻
所属合集
註釋
- 奉和:做詩詞與別人相唱和,是一種敬辭、謙詞,這裏表示依照對方詩作的題材、韻腳等進行創作並回應。
- 襲美:皮日休的字。皮日休,唐代文學家。
- 次韻: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,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。
- 舴艋(zé měng):小船。
- 蠨蛸(xiāo shāo):蜘蛛的一種,腳很長,常在室內牆壁間結網。
- 䫜(qiū):這邊具體含義待考,推測與「低窪」之類意思相關。
- 䕹(cè):捕魚的竹籠。
- 匏(páo):中國古代八音之一,指笙、竽一類樂器 。
- 嘵譊(xiāo náo):喧囂,吵嚷。
- 虓(xiāo):虎叫。
- 崤(xiáo):崤山,在今河南洛寧北。
- 書簏(lù):藏書用的竹箱。
- 釣輪:釣魚的輪子,指釣魚。
- 忘機士:指忘卻計較或巧詐之心,自甘恬淡,與世無爭的人。
- 莫逆交: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。
- 諫草:諫書的草稿。
- 衡茅:衡門茅屋,指簡陋的居室。
- 薰蕕(xūn yóu):香草和臭草,比喻善惡、賢愚、好壞等。
- 溷殽(hùn yáo):混亂 ,混淆。
- 瓟(páo):古同「匏」,指葫蘆。
翻譯
我喜愛在身子清閒時享受寧靜,籬笆外面便是一片荒郊野外。 喜愛偏僻之地是因爲這裏的同巷之人淳樸,厭煩庭院的喧鬧就像厭煩累巢一般。 岸邊聲音搖動着小船,透過窗戶的光影能辨別出牆上的蠨蛸。 小徑上只有溪禽落下,門只有山野的客人來敲響。 竹林山岡自古就高高突起,池塘邊緣本來就是低窪的樣子。 早生的蓮藕擎出帶霜的枝節,清涼的花朵束在紫色的花梢。 漁夫的心情隨着垂網而起伏,獵人打獵的興致隨着鳴笳(號角)而興起。 美好的夢境可以說上一年,有名的藥方在發現之處就抄錄下來。 我才能疏淺只能自己多加彌補,心裏有表現技藝的衝動又能向誰施展呢。 窗戶安靜時常常懸掛着捕魚的竹籠,馬鞭閒置着都沒有整好放入鞘中。 身着山居的衣服不在意華美的裝飾,自然的聲音比絲竹樂器還好聽。 蕙草在風中如絲帶轉動,雨後的桃花如膠般豔麗。 乾燥的苔蘚黏在傍晚的臺階上,潮溼的炊煙在早晨的廚房中升起。 沈約喜愛書籍圖冊,揚雄看重美酒佳餚。 我的眼睛曾經看過幽深的洞穴,耳朵不接觸征戰的軍樂。 探究曆法之外的奇異天象,用蓍草占卜記錄下隱藏的爻象。 石林空寂寂靜無聲,雲間店鋪怎會喧鬧吵嚷。 鬆桂即便遭蠹蟲蛀蝕又有何妨,神龜祥龍也任憑人嘲笑。 沒能修煉成神奇的金丹精髓,誰去尋求所謂高貴的紫色胞胎。 不要把榮耀與枯萎區別看待,只管容納大小諸事。 由於弓箭的存在猿猴身手不再敏捷,落在圈裏的老虎也忘記咆哮。 懷念那些具備三種美好品德的舊友,只是關山重重被崤山阻擋。 大道隨着古老的書箱傳承,時光裏一同在江上拋釣輪。 樂意做忘卻機心與世無爭的人,需要結交情投意合的朋友。 看到你寫諫書馳騁在仕途,可憐我只能躺在這簡陋的茅屋。 雖然我們的出處不同(人生道路不同)命運隱晦難測,但是善惡決然不會混淆。 岸上的沙子留下仙鶴的腳印,崖上的蜂蜜可以勸人品嚐。 白色的菌類長滿枯樹枝,黃精裝滿綠色的竹容器。 相信隱居能與神仙接近,領悟禪宗那是淨名的教法。 不要以爲會一直在江湖漂泊,最終會有像浮起大葫蘆一樣出頭的一天 。
賞析
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詩人陸龜蒙悠然愜意的隱居生活,同時也流露出他與友人皮日休之間深厚的情誼以及其對人生的思考。
詩的開篇奠定了閒適寧靜的基調,通過對居住環境如荒郊、僻巷、靜窗等描寫,展現出遠離塵世喧囂的隱居之態。對自然景物的刻畫生動美妙,「岸聲搖舴艋,窗影辨蠨蛸」「早藕擎霜節,涼花束紫梢」等句,將水鄉自然風光與四季物色變化以一種清淡優雅的筆墨呈現,給人以清新自然之感。
詩中還巧妙地融入詩人的生活情趣與志向。釣魚、打獵、抄錄藥方、研習學問等生活片段,表現出他豐富且淡泊的生活。他不追求功名富貴,對鬆桂被蛀、龜龍遭嘲等都等閒視之,有着豁達超脫的心境。
在情感表達方面,既表達了對友人仕途作爲(「看君馳諫草」)的關注與隱憂,又表達出自己安居茅屋(「憐我臥衡茅」)的泰然。同時,對舊友的思念(「舊友懷三益,關山阻二崤」 )之情真摯深沉,展現出他重情重義的一面。
整首詩在風格上古樸淡雅,語言功底深厚,格律嚴謹。詩人巧妙運用各種意象,含蓄而深刻地傳遞出複雜的心境和人生態度。並且在和韻奉和之作中,既要遵循對方的韻腳要求,又能自抒胸臆且不失藝術水準,足見陸龜蒙高超的文學素養和藝術表現力。

陸龜蒙
陸龜蒙的其他作品
相关推荐
- 《 九江早秋 》 —— [ 唐 ] 羅隱
- 《 柳梢青 初秋泊嘉兴有怀 》 —— [ 清 ] 周星譽
- 《 端明殿學士王日嚴挽詞二首 其二 》 —— [ 宋 ] 周必大
- 《 初秋月夜園外散步 其二 》 —— [ 明 ] 王衡
- 《 初秋同何龍友黎君選馬伯起金相如雅集嘉顯堂即席賦 》 —— [ 明 ] 陳子壯
- 《 新秋 》 —— [ 宋 ] 孫僅
- 《 初秋曲 》 —— [ 清 ] 弘歷
- 《 庚午初秋有鶴來集庭梧賦詩以志 》 —— [ 清 ] 夏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