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属合集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枯貌:形容面容憔悴,如同枯木。
- 餘生:餘生,指剩餘的生命。
- 坐禪:佛教修行的一種方式,指靜坐冥想。
翻譯
他的面容憔悴,如同霜中的枯木,餘下的生命只寄託在佛前的燈火上。年輕時曾畫過他坐禪的影像,如今被人問起,這位僧人究竟在何處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老僧的形象,通過「枯貌」和「佛前燈」的對比,突出了老僧的清貧與虔誠。詩中「少時寫得坐禪影」一句,不僅回憶了過去對老僧的印象,也增添了時間的滄桑感。最後一句「今見問人何處僧」則表達了詩人對老僧的懷念與對世事變遷的感慨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佛教修行者的敬仰和對生命無常的深刻感悟。

陸龜蒙
陸龜蒙,唐代農學家、文學家,字魯望,號天隨子、江湖散人、甫裏先生,長洲(今蘇州)人。曾任湖州、蘇州刺史幕僚,後隱居松江甫裏(今甪直鎮),編著有《甫裏先生文集》等。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《笠澤叢書》中,現實針對性強,議論也頗精切,如《野廟碑》、《記稻鼠》等。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,世稱“皮陸”,詩以寫景詠物爲多。
► 61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