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九華山

· 柴夔
九華如劍插雲霓,青靄連空望欲迷。 北截吳門疑地盡,南連楚界覺天低。 龍池水蘸中秋月,石路人攀上漢梯。 惆悵舊遊無復到,會須登此出塵泥。
拼音

所属合集

#九華山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九華山:在安徽青陽縣西南。有九峯,原名九子山,李白爲之改名九華山 。
  • ****雲霓(ní):高空的彩雲。
  • ****青靄(ǎi):青色的雲氣。
  • 吳門: 泛指吳地。
  • 楚界:泛指楚地。
  • 龍池:九華山的一處景點。
  • ****蘸(zhàn):把東西浸入水中或其他液體中。
  • 漢梯:很高的像通向銀河的梯子。漢,銀河 。
  • 會須:應當。
  • 出塵泥:超脫塵世。

翻譯

九華山就像一把利劍直直插入高空的彩雲之中,那青色的雲氣連綿與天空相連,讓人望去彷彿迷失其中。向北阻斷了吳地,讓人懷疑大地到此盡頭;向南連接着楚地,感覺天空都變得低矮。中秋的月亮倒映在龍池之中,彷彿龍池蘸取了這明月;沿着石頭小路攀登,就好像在攀爬那通往銀河的天梯。令人惆悵的是曾經的舊遊之地無法再次到達,應當登臨此山超脫這塵世的羈絆。

賞析

這首詩開篇以「九華如劍插雲霓」的生動比喻,將九華山的雄偉挺拔之勢展現得淋漓盡致,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。「青靄連空望欲迷」進一步描繪出山間雲靄氤氳的朦朧之美,增添了九華山的神祕色彩。頷聯「北截吳門疑地盡,南連楚界覺天低」,從地理方位上展開,通過誇張的手法,寫出了九華山地域連接之廣闊,彷彿它有着截斷大地、連接天地的磅礴氣勢。頸聯「龍池水蘸中秋月,石路人攀上漢梯」則細膩描寫了九華山的兩處景觀,池映明月,石路通天,一動一靜,充滿了奇幻美妙的意境,畫面感十足。尾聯作者由眼前景轉入自身感慨,「惆悵舊遊無復到」表達了對往昔舊遊的懷念與不能重遊的遺憾,而「會須登此出塵泥」則在失落中又生出一種對超脫塵世、登上高峯的嚮往之情。整首詩氣魄宏大,意境開闊,借景抒情,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。

柴夔

年裏不詳。文宗大和中登進士第。事蹟見《唐詩紀事》卷五二。《全唐詩》存詩1首。 ► 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