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江歌

· 陸深
龍江東來萬里道,遙接瀛洲與蓬島。 三江有水剪不斷,五湖無波淨於掃。 龍江先生江上生,德器文章俱老成。 胸吞雲夢已八九,量比汪陂無濁清。 登科弱冠人如賈,辭源倒挽銀河瀉。 砥柱中流力有餘,扶搖九萬風斯下。 掖垣諫草避人焚,憲節西持往校文。 多少魚龍隨變化,一天星斗浸寒雲。 雲間自愛歸來早,蓴菜鱸魚舊盟好。 閒看秋影澄道心,坐見紅塵揚碧草。 碧草紅塵閱歲年,宣尼當日正知天。 終同渭水非熊兆,會起浮空萬斛船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瀛洲:古代傳說中的仙山。
  • 蓬島:即蓬萊,古代傳說中的仙島。
  • 三江:泛指多條江河。
  • 五湖:泛指多個湖泊。
  • 雲夢:古代大澤名,在今湖北省境內,比喻胸懷廣闊。
  • 汪陂:深廣的水面,比喻胸懷寬廣。
  • 登科:科舉考試中進士。
  • 弱冠: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,表示成年,但體猶未壯,故稱「弱冠」。
  • 辭源:文辭的源泉,指文才豐富。
  • 銀河瀉:比喻文辭流暢如銀河傾瀉。
  • 砥柱:比喻能擔當重任、支撐危局的人。
  • 扶搖:盤旋而上,比喻仕途升遷迅速。
  • 掖垣:宮牆,借指朝廷。
  • 諫草:上書給皇帝的奏章草稿。
  • 憲節:古代官員出使時所持的符節。
  • 校文:校對文字,這裏指主持科舉考試。
  • 魚龍:比喻變化多端的事物。
  • 蓴菜鱸魚:指江南的美味,也用來比喻歸隱生活。
  • 紅塵:塵世,繁華世界。
  • 碧草:青草,比喻清靜之地。
  • 宣尼:指孔子,孔子名丘,字仲尼。
  • 渭水非熊兆:指姜太公釣魚,周文王夢見非熊,後得姜太公輔佐的典故。
  • 浮空萬斛船:形容船隻巨大,能載重萬斛。

翻譯

龍江向東流去,萬里長道,遠接傳說中的仙山瀛洲與蓬萊。多條江河的水流剪不斷,多個湖泊的水面比掃過的還要乾淨。龍江先生在江上出生,品德和文章都已老成。胸懷廣闊,已能容納雲夢澤的八九分,胸懷寬廣,比深廣的水面還要清澈。二十歲就考中進士,文才豐富,文辭流暢如銀河傾瀉。能擔當重任,支撐危局,仕途升遷迅速。在朝廷上,上書給皇帝的奏章草稿都避人焚燒,手持符節西行主持科舉考試。衆多變化多端的事物隨之變化,一天的星斗沉浸在寒冷的雲中。自愛歸來早,享受江南的美味,歸隱生活的舊盟好。閒看秋影,澄澈道心,坐看繁華世界揚起青草。青草與繁華世界經歷歲月,孔子當日正是知天命。終將與渭水非熊兆不同,會興起浮空載重萬斛的大船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龍江的壯闊景象,並通過龍江先生的形象,展現了其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品德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典故,如「雲夢」、「汪陂」、「銀河瀉」等,形象生動地表達了龍江先生的才華和志向。後半部分通過對比紅塵與碧草,表達了歸隱之志,以及對未來的展望,體現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嚮往和對未來的信心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展現了明代文人的風采和情懷。

陸深

明松江府上海人,初名榮,字子淵,號儼山。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。授編修。遭劉瑾忌,改南京主事,瑾誅,復職。累官四川左布政使。嘉靖中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卒諡文裕。工書。有《儼山集》、《續集》、《外集》。 ► 146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