畏虎
君畏浦,我畏虎,兩情慊慊各不武。浦有舟航,虎不可主。
叢牙雪白舌有火,利爪中人如捋土。東村西落豚犬空,山前老嫠淚如雨。
浦頭潮落水不波,浦兒五歲能搖櫓。白蘋芳芷鴻雁高,樓船橫濟鳴簫鼓。
我歌君莫嗔,君還聽我語。未聞虎渡河,但見君渡浦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慊慊:不滿的樣子。
- 不武:不勇敢,不威武。
- 主:此処指馴服或控制。
- 叢牙:指老虎的牙齒。
- 捋土:比喻輕易地抓取。
- 豚犬:指豬和狗,比喻普通的家畜。
- 嫠:寡婦。
- 白蘋:一種水生植物。
- 芳芷:香草。
- 嗔:生氣。
繙譯
你害怕渡口,我害怕老虎,我們兩人都顯得不夠勇敢。渡口有船可以通行,但老虎卻無法被馴服。 老虎的牙齒雪白,舌頭像有火焰,鋒利的爪子抓人如同輕易地抓取泥土。東村西落的家畜都空了,山前的老寡婦淚如雨下。 渡口的潮水退去,水麪平靜無波,五嵗的孩子都能搖櫓。白蘋和芳芷中,鴻雁高飛,樓船橫渡,響起簫鼓之聲。 你不要生氣,聽我說。沒聽說過老虎能渡河,但我見過你渡過渡口。
賞析
這首詩通過對比“畏浦”與“畏虎”的情景,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對立與和諧。詩人以虎喻險,以浦喻安,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與對人類勇氣的贊美。詩中“虎不可主”與“浦兒五嵗能搖櫓”形成鮮明對比,突出了人類在自然麪前的渺小與在睏境中的堅靭。結尾的“未聞虎渡河,但見君渡浦”寓意深刻,既是對自然槼律的認知,也是對人類勇敢麪對睏難、尅服恐懼的肯定。
陸深
明松江府上海人,初名榮,字子淵,號儼山。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。授編修。遭劉瑾忌,改南京主事,瑾誅,復職。累官四川左布政使。嘉靖中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卒諡文裕。工書。有《儼山集》、《續集》、《外集》。
► 1465篇诗文
陸深的其他作品
- 《 戊戌冬至南郊禮成慶成宴樂章四十九首萬歲樂 》 —— [ 明 ] 陸深
- 《 詠蠶食葉圖爲康修撰德涵作 》 —— [ 明 ] 陸深
- 《 和趙類庵題畫魚 》 —— [ 明 ] 陸深
- 《 秋懷三首 》 —— [ 明 ] 陸深
- 《 甲辰元宵後二夜觀市燈 》 —— [ 明 ] 陸深
- 《 七月七日以公事出城同林介立遊廣恩寺 》 —— [ 明 ] 陸深
- 《 辛夘三月三日再疊前韻三首 》 —— [ 明 ] 陸深
- 《 方春野挽詞三首 其三 》 —— [ 明 ] 陸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