寓彰德倉司小憩頗有花竹之觀

· 陸深
愧乏瀟灑趣,享此山林居。 時花當春發,喬木向日舒。 好風汎崇光,有鳥鳴前除。 坐久起顧影,悠然思遂初。 去住各有適,得喪兩無餘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愧乏:感到慚愧,缺乏。
  • 瀟灑趣:自由自在、不拘束的趣味。
  • :享受。
  • 山林居:山林中的居所。
  • 時花:應季的花。
  • 喬木:高大的樹木。
  • 向日舒:向着太陽伸展。
  • 好風:和風。
  • 汎崇光:泛起光輝。
  • 前除:門前的小路。
  • 坐久:坐得時間長了。
  • 顧影:回頭看自己的影子。
  • 悠然:悠閒自在的樣子。
  • 思遂初:思考最初的心願。
  • 去住:離開和留下。
  • 各有適:各自有合適的去處。
  • 得喪:得失。
  • 兩無餘:兩者都沒有剩餘,即不計較得失。

翻譯

我感到慚愧,缺乏那種自由自在的趣味,卻能享受這山林中的居所。應季的花兒在春天綻放,高大的樹木向着太陽伸展。和風吹拂,泛起光輝,鳥兒在門前的小路上鳴叫。坐得時間長了,回頭看看自己的影子,心中悠閒自在,思考着最初的心願。無論是離開還是留下,都有各自合適的去處,我對得失並不計較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山林居所中的寧靜與滿足。詩中,「時花」、「喬木」、「好風」、「鳥鳴」等自然元素,共同營造了一個和諧而美好的環境。作者通過「坐久起顧影,悠然思遂初」表達了對這種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對初心的思考。最後,「去住各有適,得喪兩無餘」則體現了作者超脫世俗、不計較得失的豁達心態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與心靈和諧的生活哲學。

陸深

明松江府上海人,初名榮,字子淵,號儼山。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。授編修。遭劉瑾忌,改南京主事,瑾誅,復職。累官四川左布政使。嘉靖中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卒諡文裕。工書。有《儼山集》、《續集》、《外集》。 ► 146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