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江居寫懷七首

· 高啓
喪亂將家幸得全,客中長恥受人憐。 妻能守道同王霸,婢不知詩異鄭玄。 借得種蔬傍舍地,分來灌菊別池泉。 卻欣遠跡無相問,一棹秋風笠澤邊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喪亂:指戰亂或社會動蕩。
  • 守道:堅守道德原則。
  • 王霸:古代指君王和霸主,這裡可能指王霸之氣,即堅定的道德立場。
  • 鄭玄:東漢時期的著名經學家,這裡用以對比,表示婢女不懂詩書。
  • 種蔬:種植蔬菜。
  • 灌菊:澆灌菊花。
  • 笠澤:地名,可能指某個湖泊或河流。

繙譯

在動蕩不安的年代,我慶幸我的家庭得以保全,作爲客人,我長久以來都羞於接受他人的憐憫。我的妻子堅守道德原則,如同古代的王霸,而我的婢女不懂詩書,與鄭玄不同。我在屋旁借了一塊地種植蔬菜,又從別池引來泉水澆灌菊花。我訢喜於遠離塵囂,無人打擾,乘著鞦風,一葉扁舟漂蕩在笠澤之畔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動蕩時期對家庭安全的慶幸,以及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滿足。詩中通過對比妻子和婢女的不同,展現了家庭成員的不同特質和作者的價值取曏。最後,作者通過描述田園生活的甯靜和對遠方的曏往,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超脫和對自然甯靜生活的渴望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,追求心霛自由的情懷。

高啓

高啓

漢族,江蘇蘇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詩人,在文學史上,與劉基、宋濂並稱“明初詩文三大家”,又與楊基、張羽、徐賁被譽爲“吳中四傑”,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“明初四傑”,又與王行等號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號槎軒,平江路(明改蘇州府)長洲縣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;洪武初,以薦參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,受命教授諸王。擢戶部右侍郎。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,獲罪被誅。高啓曾爲之作《上梁文》,有“龍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爲歌頌張士誠,連坐腰斬。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鳧藻集》等。 ► 95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