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夷陵

· 偶桓
迢迢上夷陵,意促日易暝。 亂石劖馬蹄,叢棘罥衣領。 登山若攀天,度壑如赴井。 撫膺欲嘔心,喘息屢延頸。 但逢過虎跡,夐絕行人影。 顧茲客懷惡,況乃道里永。 毫素難具陳,聊以述短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迢迢:遙遠的樣子。
  • 意促:心情急迫。
  • 日易暝:天很快就黑了。
  • (chán):刺,紥。
  • (juàn):纏繞。
  • 撫膺:撫摸胸口,表示痛苦或憂慮。
  • 嘔心:極度痛苦,心如刀絞。
  • 延頸:伸長脖子,形容急切或痛苦。
  • 夐絕:遠絕,極遠。
  • 顧玆:看這。
  • 毫素:細小的筆和白色的紙,指書寫工具。
  • 聊以:姑且用來。

繙譯

遙遠地前往夷陵,心情急迫,天色很快就暗了下來。 亂石刺痛馬蹄,叢生的荊棘纏繞著衣領。 攀登山峰如同攀天,穿越峽穀猶如赴井。 撫摸胸口,心如刀絞,喘息中不斷伸長脖子。 衹遇到過虎的足跡,極遠処看不到行人的身影。 看著這樣的旅途,心情惡劣,更何況路途遙遠。 細小的筆和紙難以詳盡表達,姑且用這短詩來述說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前往夷陵途中的艱辛與孤獨。詩中通過“迢迢”、“意促”、“日易暝”等詞語,傳達了旅途的遙遠和詩人心情的急迫。亂石、叢棘、攀天、赴井等生動的比喻,形象地展現了路途的艱難。過虎跡、絕行人影的描寫,加深了旅途的孤獨與危險感。最後,詩人以“毫素難具陳”表達了自己內心的複襍情感,衹能通過短詩來略抒胸臆,躰現了詩人對旅途經歷的深刻感受和無奈之情。

偶桓

元明間蘇州府太倉人,字武孟,號海翁。眇一目,自號瞎牛。以詩謁倪瓚,瓚稱之。洪武中官荊門州吏目。有《江雨集》、《醉吟錄》、《鳳台吟嘯集》等。 ► 1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