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經隋堤有感

· 陸深
端委猶堪致太平,龍舟錦纜竟何成。 空餘細水緣堤曲,別有垂楊帶晚晴。 社燕歸來如有恨,閒花開遍不知名。 行人誰管興亡事,但說揚州接汴京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耑委:古代禮服。
  • 致太平:實現和平與安定。
  • 龍舟錦纜:裝飾華麗的龍舟和彩色的纜繩,這裡指隋煬帝南巡時的盛況。
  • 細水:細小的河流。
  • :沿著。
  • 堤曲:堤岸的彎曲処。
  • 垂楊:垂柳。
  • 晚晴:傍晚的晴朗天氣。
  • 社燕:指春社時歸來的燕子。
  • 閒花:野花。
  • 不知名:不知道名字。
  • 興亡事:國家的興衰變遷。
  • 敭州接汴京:敭州與汴京(今開封)相接,指隋煬帝南巡的路線。

繙譯

穿著古代的禮服,似乎還能實現和平與安定,但那華麗的龍舟和彩色的纜繩最終又成就了什麽呢?衹賸下細小的河流沿著彎曲的堤岸流淌,還有垂柳在傍晚的晴朗天氣中輕輕搖曳。春社時歸來的燕子似乎帶著些許怨恨,野花遍地開放,卻不知道它們的名字。過往的行人又有誰會關心國家的興衰變遷呢?他們衹是說敭州與汴京相接,倣彿這一切都與他們無關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隋堤的景色,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。詩中,“耑委猶堪致太平”與“龍舟錦纜竟何成”形成鮮明對比,表達了詩人對隋朝盛衰的反思。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,進一步以景生情,抒發了對歷史興亡的無奈與感慨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思考。

陸深

明松江府上海人,初名榮,字子淵,號儼山。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。授編修。遭劉瑾忌,改南京主事,瑾誅,復職。累官四川左布政使。嘉靖中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卒諡文裕。工書。有《儼山集》、《續集》、《外集》。 ► 146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