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面面:處處,到處。
- 峯巒:連綿的山峯。
- 一水通:一條水道貫穿。
- 危樓:高樓。
- 短笛:短小的笛子。
- 殘雪:剩餘未化的雪。
- 孤雲:孤單的雲。
- 斷鴻:離羣的孤雁。
- 北斗:北斗星。
- 地高:地勢高。
- 天更遠:天空顯得更遠。
- 巴人:指巴蜀地區的人。
- 調逾工:曲調更加精妙。
- 南冠:指囚犯,這裏比喻自己。
- 歲晚:年末。
- 歸客:歸鄉的旅人。
- 元龍:指高臥不起的人,比喻隱士。
翻譯
處處山峯環繞,一條水道貫穿其中,我站在夕陽東照的高樓之上。 用短笛吹奏,面對着殘雪,閒看孤雲伴隨着離羣的孤雁。 北斗星高高在上,天空顯得更加遙遠,巴蜀地區的人們曲調更加精妙。 我這個年末歸鄉的旅人,應該讓位於那些高臥不起的隱士。
賞析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雪後登上平潭驛樓的所見所感。詩中,「面面峯巒一水通」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象,而「危樓正倚夕陽東」則增添了詩意和美感。通過「短笛」、「殘雪」、「孤雲」、「斷鴻」等意象,表達了詩人孤獨、淒涼的心境。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巴蜀地區的曲調和自己的境遇,抒發了歸鄉的急切心情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