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長陵:明成祖朱棣的陵墓,位於北京昌平區。
- 文皇:指明成祖朱棣,因其諡號中有「文」字,故稱文皇。
- 功業:指朱棣在位期間的政績和軍事成就。
- 吾朝:指明朝。
- 北斗:北斗七星,常用來比喻地位極高。
- 龍虎:比喻陵墓的氣勢和守護。
- 鬆楸:松樹和楸樹,常用來象徵陵墓的莊嚴和永恆。
- 濤:波濤聲,這裏比喻風吹過鬆楸林的聲音。
- 寢殿:陵墓中的主要建築,用於祭祀。
- 三獻:古代祭祀時的一種儀式,分爲初獻、亞獻、終獻三次獻酒。
- 版署:指官方的祭祀記錄。
- 曾孫:指朱棣的後代。
- 太牢:古代祭祀時使用的一種祭品,包括牛、羊、豬。
- 淺薄:自謙之詞,表示自己學識或能力不足。
- 叨法從:謙稱自己有幸參與法事。
- 夜分:夜晚。
- 端拜:端正地行禮。
- 青袍:官員的服飾,這裏指作者自己的官服。
翻譯
文皇朱棣的功業在我們明朝是首屈一指的,我站在長陵前,仰望北斗星高懸。陵墓四周龍虎般的氣勢隱於重重霧中,萬壑鬆楸在風中驟然響起濤聲。寢殿中舉行着莊嚴的祭祀儀式,三次獻酒,官方記錄着曾孫們用太牢祭品進行的祭祀。我這個學識淺薄的小臣有幸參與法事,夜深人靜時,我端正地行禮,身着青袍,擁抱着這份榮耀。
賞析
這首作品通過對長陵的描繪,表達了對明成祖朱棣的敬仰之情。詩中,「文皇功業冠吾朝」一句,直接讚頌了朱棣的偉大成就。後文通過「龍虎千重常隱霧,鬆楸萬壑驟聞濤」等自然景象的描繪,營造出一種莊嚴而神祕的氛圍,進一步強化了朱棣陵墓的崇高地位。結尾處,作者以自謙之詞表達了自己參與祭祀的榮幸,體現了對先祖的尊敬和對職責的忠誠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是對明成祖朱棣及其陵墓的深情讚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