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- 揮毫:揮動毛筆寫字或作畫。
- 尚論:推崇討論。
- 野雀:野生的鳥雀,比喻見識短淺的人。
- 璧:古代的一種玉器,扁平,圓形,中間有孔。
- 清江:清澈的江水。
- 辯:辨別。
- 十聯:指詩文中的一組對仗。
- 石鼎: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石制器具。
- 青錢:古代的一種貨幣,也比喻有才能的人。
- 聳瘦肩:形容詩人瘦削的肩膀,這裏指詩人自己。
翻譯
面對客人揮動毛筆,輕易就能寫出百篇佳作,現在的人們推崇討論古人中誰更賢能。那些見識短淺的人怎麼知道珍貴的玉璧,口渴時飲清澈的江水又怎能辨別出是哪裏的泉水。文才高的人忌諱在詩文中使用過多的對仗,但時機一到,他的作品就能在萬衆中脫穎而出,如同選中的青錢。我還擔憂着這三十年來發生的事情,只能與閒暇時一起吟詩,聳起我瘦削的肩膀。
賞析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當時文壇現狀的感慨和對個人境遇的反思。詩中,「對客揮毫易百篇」展現了詩人的才華橫溢,而「今人尚論古誰賢」則反映了當時人們熱衷於討論古人的現象。通過「野雀」與「璧」、「清江」與「泉」的對比,詩人批評了那些見識短淺、不識真才的人。後兩句則通過「石鼎」與「青錢」的比喻,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文才的自信和對時運的期待。最後,詩人以自嘲的方式,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洞察。